英特尔芯片组两万里外的南极,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模样-好食记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4-12-02

两万里外的南极,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模样-好食记换色带视频

这是阿五黄河大鲤鱼创始人樊胜武的一篇文章。
许多人不愿意花时间走出去看看,要么说自己没时间,要么说太贵了。
然而,就如他所说,“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的眼前”。
也许我们都能从中得到领悟:人生在世,情感、体验、梦想,才是属于自己的,不然,那就只是工作的机器了。
写在前面的话
我有一个心愿战神韩信,就是希望在70岁之前,到达世界上100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有两个地方,我一直想要挑战,一个是地处高原、氧气稀薄的西藏,一个是人迹稀少、气候寒冷的南极。
早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能成行。
这两年,随着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的全面升级,经营业绩、品牌势能稳步提升,内部管理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人爱吃鲤鱼,黄河鲤鱼也逐渐成为河南的一张美食名片。
而我个人也通过“卓越元素解码”,找到了自己的天赋、热情、愿景和角色。
我的西藏之行、南极之行,陆续被提上日程。
2016年8月游惠宝,我花了半个月时间,去了一趟西藏,体验到了氧气稀薄和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挑战,也感受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

△樊胜武在西藏布达拉宫
2017年11月,我又花了22天,去了一趟神秘的南极。

△樊胜武出发去南极
没去之前,我也有过犹豫。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吃得消,因为我体质比较怕冷,而南极又是极寒之地;另一方面,担心此行一去20多天,几乎处于“失联”状态,企业经营能否正常进行;家人和朋友们要分开那么久,自己能否适应。
经过再三斟酌,最终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2017年11月10日,我们从郑州到上海,再从上海到迪拜,接着来到了阿根廷一幅壮锦,号称“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乘坐“日丽号”邮轮一路向南,先后到达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极半岛…然后穿越素有“魔鬼峡湾”之称的德雷克海峡返航。
22天的南极之旅,给我留下了两个最深的感受:

南极的“美”
南极的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冰天雪地之中,到处是萌萌哒的企鹅。美丽的王企鹅、帝企鹅,黑白色的阿德利企鹅、红眼睛的跳岩企鹅,以及冠羽都是黄色的马克罗尼企鹅,它们叽叽喳喳,憨态可掬,让久在“钢铁森林”的我,心都被融化了!

△南极企鹅
当我把阿五的吉祥物“鲤小萌”,摆到雪地上拍照的时候,一只小企鹅竟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那呆萌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它们那悠闲自得的姿态,宛若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而突然闯入的我们,则成为被它们审视的“异类”和“外星人”。

一双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咕噜噜地转动,打量着你。对于向来自视为宇宙主宰的人类来说,场面十分有趣。

除了可爱呆萌的企鹅隐秘女人心,这里还有憨态可掬的海豹,体格庞大的海象、鲸鱼,以及万年历史的冰山。

△南极海豹
说到冰山,忍不住多说两句,我们都听过“冰山一角”这个词。的确,我们眼睛看到的冰山,不过是其裸露在外的10%,还有90%,甚至更多,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海平面之下。
△南极冰山
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隐喻,这“看得见”与“看不见”就像是我们的人生。在每一份我们“看得见”的成功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钟若涵。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南极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总是能让你瞬间静下来。

△南极冰山
海与天,冰与雪,蓝与白两种颜色交替在眼前,耳朵听到来自冰山间隙的绵绵风声,在这无边的寂静中英特尔芯片组,你会忘记寒冷,将喧嚣的世界抛于脑后,享受从未有过的自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南极一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天堂湾”,这块如“世外桃源”的地方,位于Lemaire岛和Bryde岛之间,是个宁静安详,美妙绝伦,如梦如画的地方。蓝天,白雪和深蓝的海水,仿佛把人带进了“梦境”之中。

△南极-天堂湾
四周静默的雪山,眼前壮丽的冰川,穿过云层暖暖的阳光,隐隐约约传来远处雪崩的隆隆声,让人完全融化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时间仿佛就此静止。

南极的“险”
作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约为139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大陆面积的1.5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由于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易保存,导致南极异常寒冷,平均温度为零下28度,最低温度达零下80度,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这块已有上亿年历史的“险地”皇太后秘史,因为交通、气候等各方面的限制,始终让人类觉得“事关生死,遥不可及”。
而我了解到的,除了挪威极地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是“第一个登陆南极的人”,以及1914年爱尔兰人Sir Shackleton三次挑战南极失败,在第二次挑战时一行20余人被困于寒冰之中,艰难度过22个月之后,重新获救的故事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有去无回的“案例”。孟照国
也就是近10年,南极才逐渐走进平常人的视野。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皆可。南极之旅依旧是一次冒险和挑战。
从中国到阿根廷30多小时航班周转的疲累,海上17天的颠簸,寒冷的天气,全程西餐的不适,“与世隔绝”的孤独等等,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身患“手机依赖症”的现代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对身体和意志力的挑战,更不必说。因为随行医疗队条件有限,如果遇见突发疾病和身体伤害,需要全员返航,回到距离南极最近的阿根廷进行救治。
任何一次跌倒或者突发疾病,都有可能让你,永远留在南极。所以,至今我仍心有余悸,同时庆幸自己最近几年一直坚持打羽毛球,锻炼身体。

但“魔鬼海峡”——德雷克,带来的“折磨”,依旧让我终身难忘。

如果你曾有过晕车、晕船的感受,那你可能会懂我的心情。但我还是想说,如果渡过一次德雷克海峡,你会觉得,以往那些失衡的眩晕,较之德雷克的“翻天覆地”,只是“毛毛雨”。
身处狂涛巨浪之间,窗外海风呼啸,即便是身下的万吨邮轮,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数十米高的巨浪,裹挟着海水,用力拍打在船上,让你的五脏六腑,也随着船只一起,翻江倒海。而整个过程要持续多日,昼夜不停,不给你留一丝喘气的机会。

你会突然发现,躺也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姿势,能让自己舒服些。饭,吃不下;水,喝不进;话,不想说。孤独、寂寞、无力感等等徐凌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被一再放大。期间的挫败感和耳边的风浪声,会让你忍不住在敬畏大自然之余,感慨人类的渺小。

当然,风险与收获永远成正比,在“美”和“险”这些感知之外,同行者的故事往往更加“感人”。
此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人。
一个是年龄不大的小姑娘,她的薪水并不是很高,不同于大部分年轻人的是,她几乎把所有积蓄,用在全球各地旅游、探险上。
在她看来,在路上,比“买房买车,穿金戴银”更有意义。去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去探索更多的不同,去欣赏更美的风景,才是享受生活的正确姿势。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金钱无关。
对比之下,让我想到国内的一些企业家,他们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物质充裕,时间自主,但是却很少愿意走出去。很多人更愿意花钱在不断地扩张企业宝泰金号,整天喝酒、打牌、唱歌……不愿意走出去,要么说自己没时间,要么说太贵了。

但在我看来,人生不仅需要把事业做好,达到财富自由,时间自由,也要把家庭经营好、锻炼身体,不断走出去,开拓自己的视野,把人生“画圆”,“平衡轮”才能转起来。

第二个是和我们一起去的探险队长John Frick,他已经去过南极100余次。对普通人来说,能去一次就相当不易了,而他,几乎把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南极,那种认真和专注令人敬佩。

△樊胜武和探险队长John Frick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工作人员大象牙膏。没去之前,我们大约也了解他们的不易。去了之后,才知道,用“不易”来形容,等同于“轻描淡写”的“误读”。

△樊胜武与中国长城站工作人员
除了严寒的天气,艰苦的条件,四个月黑夜,四个月极昼,两个月黎明,两个月黄昏的“非常季节”以外,那种与世隔绝的孤独可能才是最折磨人的。所以才有了“难以克服”的“南极综合征”。而换做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将度日如年,无法忍受。

长城站外,一块小小的指示牌,寒风中独自挺立,在指向家乡、标注距离的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然而,南极之行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可爱的人、可敬的故事。
比如,70多岁纸杯娃娃,依然坚持周游世界,挑战南极的美国鹅友-丹尼斯。

△樊胜武和美国鹅友-丹尼斯
比如乐观敬业,即便身着短袖,站在凛冽海风中,依然一脸欢乐黄家培,坚持为大家烹制美食的法国大厨。

△樊胜武和法国大厨
又比如,大家自动自发的保护南极环境,每次登岛主动消毒,不主动靠近南极动物,不留下任何东西,自觉守护着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

不过,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南极也并非如我们所见的这般“安静、美丽”心得安片。这里有无数引人深思的故事。
就拿靠近南极的古利德维肯(Grytviken)来说我去炸学校,这里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捕鲸小镇。

△南极古利德维肯(Grytviken)
它在1904年11月16日被设立为采取鲸油的基地,到1966年为止,共有17.5万头鲸鱼在这里被屠杀取油同福碗粥。后来,随着生物油和蔬菜油的大量生产,鲸鱼油的需求大大降低,再加上这个地区已经几乎无鲸可捕,捕鲸站终于关闭,结束了它血腥的历史。
曾经威风凛凛让鲸鱼望而生畏的捕鲸船,如今锈迹斑斑停靠在岸边。
巨大的鲸鱼骨头散落一地,仿佛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惨痛故事。
△南极古利德维肯(Grytviken)
不远处,象征着“爱与救赎”的教堂,与其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宋鸿兵被打。
另一个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就是南极的迷你邮局。
它位于洛克瑞港(Lockroy)的Goudier岛,早先是一个科考站,建于1941年,最初是二战时英国探险队的一个科研基地,1962年被弃用。
1996年,英国“南极洲遗产基金会”成立时,派来了5个英国人,经过他们10个星期的维护建设,把这个废置的科考基地重新复原到了1962年的状况,并将它改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这个地点也被南极条约确定为科考历史遗址,目前由英国南极遗产基金负责管理(南极历史遗迹第61号)。每年夏天,会有三、四个英国人来到岛上,经营这个小小的旅游点,邮局会出售一些明信片和邮票,还有小型的纪念品。
说起来,我大概已经有十年以上没有进过邮局,更没有寄过信件之类的东西。
但是,在这里,让我对邮局萌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云校阅卷。
长时间处于“失联”状态,让我们在看见这个“通向世界”的“信使”时,格外欣喜。从没有一刻,我感觉有那么多话想说。

△南极邮局
一想到家人、朋友以及公司的小伙伴,收到这张盖着“南极洲”邮戳的明信片,脸上满足的表情,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还有一件事,特别触动我,就是连续20多天的西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中国人,我的“中国胃”,注定了对西餐感到不适。
一时新鲜过后,是漫长的思念。
我还记得,同行的几个人,为得到一包咸菜和方便面,而开心不已,甚至白开水泡米饭,也变成了难得的“美味”。
当时我就在想,随着中国的强大,中餐一定会走向世界,到那时,中国人再也不会这样“受委屈”了!
其实这次南极之旅,整个邮轮上几乎都是中国人,但主办方在安排饮食的时候,并没有把“中餐”考虑在内,让我在失落之余武川论坛,更深刻地感受到中餐未来的路还有很远患难见知交。

好在来日方长,我相信,通过一代代餐饮人的努力,中餐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总之,22天的旅行,让我对品牌打造、人生价值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有人说,停止学习便是一个人老去的标志,我觉得停止“走出去”,同样预示着一个人的衰老。

因为,只有你不断的“走出去”,去探索、去感受,才能接纳更多新的事物,才能用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做人如此,做品牌亦如此。

△樊胜武的南极探险证书
与此同时,此行也挑战了我的人生之最:
1.单次旅游时间最长(22天)
2.离家距离最远(2万多公里)
3.走到了世界上最冷的地方(-80度)
4.单次坐飞机时间最长(30个小时)
5.单次坐轮船时间最长(17天)
6.最孤独的一次旅行(没有家人陪伴,没有网络)
7.饮食最不习惯的一次旅行(连续20天吃西餐)
8.最美的一次旅行(景色、感觉)
9.最不缺时间的一次旅行(无聊)
10.旅游门槛最高(身体、金钱等)

△樊胜武和刘亚峰南极挑战
我庆幸自己在接到亚峰哥邀请后,几经纠结,最终还是选择了挑战自己,感谢大姜拍摄的珍贵照片,感谢一路同行的鹅友互相照顾,也庆幸我们能安全从南极归来!

△樊胜武与同行者合影留念
我还是那句话,“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的眼前”。

文 | 樊胜武编 | 阿南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729期匠心内容
新朋友搜索微信号haoshiji001或扫描二维码关注

『点击蓝色字样,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又到世界杯,那些陪你吃饭喝酒看球的人,在哪里午夜的顺德街头,没有什么比猪杂粥更温柔肥肠的世界里,我选择坚定的爱水果蘸着甘草汁,夏天解暑最合适深夜里,总是想起这只鸡黄金六两,曾经只给皇帝吃的肉金齑玉鲙,配料碟子一桌菜!郑州小龙虾地图 | 入夏要从小龙虾开始!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欢迎转发朋友圈,欢迎提供美食线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留言微信后台或发邮箱:370829586@qq.com
或者加微信chenqingmeng520进群。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