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艾力斯两千多年前,秦国为什么要统一中国?-藏公考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8-12-17

两千多年前,秦国为什么要统一中国?-藏公考

BC359,秦孝公三年,商鞅入秦,开启商鞅变法的强国之路。当时,李悝变法后的魏国正处于国力鼎盛期,此前一直压制秦国。BC358,秦功韩,战于西山——秦胜BC355,秦攻韩,围焦城——平局BC354,秦攻魏,战于元里城,取少梁城——秦胜,斩首七千BC352,秦攻魏,取安邑城———秦胜BC351,秦攻魏,取固阳城、围赵蔺城——秦胜BC342,秦攻魏,魏割秦河西数城——秦胜BC338,秦攻魏,战于岸门城,围郃阳——秦胜BC337,秦惠文王继位。齐威王改革后的齐国处于国力鼎盛期,魏国被齐国削弱。同年,令国力昙花一现的韩国申不害变法结束。BC335,秦攻韩,取宜阳城——秦胜BC330,秦攻魏,取雕阴城,焦城、曲沃城,魏割河西——秦胜,斩首八万BC329,秦攻魏,取汾阴城、皮氏城——秦胜BC328,秦攻魏,取蒲阳城,魏割上郡十五城,秦还曲沃城、焦城——秦胜BC328,赵攻秦,战于河西,取赵蔺城、离石城——秦胜BC325,秦攻魏,取陕城——秦胜BC320,秦攻魏,取曲沃城、平周城——秦胜BC319,秦攻韩,夺焉城——秦胜BC318,魏、韩、赵、楚、燕,联合义渠攻秦——秦胜BC317,秦攻三晋联军,战于修鱼城——秦胜,斩首八万二千BC316,秦灭蜀——秦胜BC316,秦攻赵,取中都城、西阳城——秦胜BC315,秦攻赵——秦胜BC314,秦攻魏,拔曲沃城———秦胜BC314,秦攻韩,战于岸门城——秦胜,斩首一万BC314,秦攻义渠,取二十五城———秦胜BC313,秦攻赵,拔蔺阳城———秦胜BC312,楚攻秦,战于丹阳———秦胜,斩首八万BC312,秦攻楚,夺汉中六百里地——秦胜BC312,楚攻秦,战于蓝田城——秦胜BC311,秦攻楚,取召陵城——秦胜BC310,秦攻义渠、丹犁——秦胜BC310,秦武王继位。宣威图强后的楚国处于国力鼎盛期,齐国被楚国削弱。BC307,秦攻韩,取宜阳城——秦胜,斩首六万BC306,秦昭襄王继位,由宣太后执政。赵武灵王改革中的赵国,和燕昭王改革中的燕国开始崛起。改革最不彻底,最为封建制掣肘的楚国国势渐衰。BC305,秦攻魏,攻皮氏城———秦胜BC303,秦攻魏,取蒲阪城、晋阳城、封陵城——秦胜BC303,秦攻韩,取武遂城——秦胜BC303,齐、韩、魏攻楚,秦救楚——秦胜BC301,秦攻韩,取穰城——秦胜BC300,秦攻楚,取襄城——秦胜,斩首二万BC299,秦攻楚,取八城——秦胜BC298,秦攻楚,取十六城———秦胜,斩首五万BC298,齐、韩、魏攻秦,破函谷关,至盐氏城——秦败BC295,秦攻魏,战于襄城———秦胜BC294,秦攻韩,取武始城,攻新城——秦胜BC293,秦与韩、魏战于伊阙城,拔五城——秦胜,斩首二十四万BC292,秦攻魏,取六十一城——秦胜BC291,秦攻韩,取宛城——秦胜BC290,秦攻魏,取垣城、轵关———秦胜BC289,秦攻魏,取蒲阪城——秦胜BC288,秦攻赵,取桂阳城——秦胜BC287,五国攻秦,至成皋——秦胜BC287,秦攻魏,拔新垣城、曲阳城——秦胜BC286,秦攻魏,取河内,魏割安邑——秦胜BC286,秦攻韩,战于夏山——秦胜BC285,秦攻齐,取九城——秦胜BC283,秦攻魏茱莉亚·迭泽,拔安邑城、围大梁,攻林城。燕赵救魏——平局BC282,秦攻赵,取二城启吾东疆论坛,攻兹氏城——秦胜BC281,秦攻赵,拔离石城———秦胜BC280,秦攻赵,取代城、光狼城——秦胜,斩首三万BC280,秦攻楚,攻邓城——秦胜BC279,秦攻楚,取鄢城、邓城、西陵———秦胜BC278,秦攻楚,拔郢城、至竟陵,攻安陆城——秦胜BC277,秦攻楚,取巫、黔中及江南地——秦胜BC276,楚攻秦,复取江旁十五城,拒秦——秦败BC276,秦攻魏,取二城——秦胜BC275,秦攻魏,拔二城,又得割八城,围大梁。韩救魏,秦攻开封——秦胜,斩首四万BC274,秦攻魏,拔卷城、蔡城、中阳城、长社城——秦胜,斩首四万BC273,赵、魏、攻韩,秦救韩,围大梁,围割南阳——秦胜,斩首十五万,溺杀两万BC269,秦攻韩,围阏与城,赵救韩——秦败,损兵约五万BC268,秦攻魏,拔怀城——秦胜BC266,秦攻魏,拔邢丘城——秦胜BC266,秦昭襄王收回执政权力。楚国已被秦国蚕食削弱。短暂吞齐的燕国也早已结束其国运巅峰。唯有仍处于国势鼎盛期的赵国堪称秦国最后的敌手。BC265,秦攻赵,拔三城——秦胜BC265,秦攻韩,拔少曲城、高平城——秦胜BC264,秦攻韩,拔九城——秦胜BC265,迷你艾力斯 秦攻韩,拔少曲城、高平城——秦胜,斩首五万BC263,秦攻韩,拔陉城、南阳,断赵上党——秦胜BC262,秦攻韩,拔野王城,取十城——秦胜BC262,秦攻楚,取州城——秦胜BC261,秦攻韩,拔缑氏城、蔺城——秦胜BC260,秦攻赵,战上党——秦胜BC260,秦、赵两军长平对决——秦胜,斩首五万,坑杀四十万BC259-256,秦攻赵,围邯郸。楚魏韩救赵。秦取魏郑城,取韩阳城、负黍城。取赵二十余县——秦败。秦军降敌二万,伤亡过半,约二十五万到三十万。斩首三晋联军六千,溺杀二万。斩首韩军四万。斩首、俘虏赵军九万。BC254,秦攻魏,取武城——秦胜BC250,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相继继位。次年吕不韦任相,国力也受到重创的秦国,处于长平、邯郸鏖战后的休养恢复期。而再无政治强人出现的六国,则再无力回到人治型改革的鼎盛时期。BC249,秦攻韩,拔成皋城、荥阳城——秦胜BC249,秦攻东周,拔巩城———秦胜BC248,秦攻魏,拔高都城、汲城——秦胜BC248,秦攻赵,得三十七城——秦胜BC247,秦攻韩,取上党郡———秦胜BC247,魏、赵、韩、楚、燕攻秦,战于河外——秦败BC246,秦攻赵,取晋阳城——秦胜BC245,秦攻魏,拔卷城——秦胜,斩首三万BC244,秦攻韩,取十三城——秦胜BC244,秦攻魏,拔畼城、有诡城——秦胜BC242,秦攻魏,取二十城———秦胜BC241,韩、赵、卫、魏、楚攻秦。秦出兵,拔魏朝歌城,卫濮阳城———秦胜BC240,秦攻魏闽南健康网,围龙孤城——秦败BC240,秦攻魏,拔汲城——秦胜BC238,秦攻魏,拔垣城、蒲城、衍氏城——秦胜BC238,秦王政(秦始皇)亲政,吕不韦身死。秦国的“兼儒墨,合名法”“无为而无不为”的休息政策结束,秦国统一进程在秦王政的执政路线下被加速启动。BC236,秦攻赵,拔於舆城、邺城、取九城——秦胜BC234,秦攻赵,战于平阳城——秦胜,斩首十万BC233,秦攻赵,拔赵平阳城、武城、赤丽城、宜安城——秦胜BC233,秦攻赵,围肥城——秦败BC232,秦攻赵,拔狼孟城、鄱吾城——平局BC230,秦灭韩——秦胜BC229,秦攻赵,围邯郸城——平局BC228,秦攻赵,拔邯郸城,取东阳——秦胜BC227,秦攻燕,战于易水西——秦胜BC226,秦攻燕邱琦雯,拔蓟城,取十城——秦胜BC226,秦攻楚,先取十余城,再取平舆城、寝城、鄢城、寿春城————秦胜BC226,秦攻楚——秦败BC225,秦灭魏——秦胜BC224,秦攻楚生于望族,秦楚决战———秦胜BC223,秦灭楚——秦胜BC222,秦灭越——秦胜BC222,秦灭燕——秦胜BC222,秦灭赵——秦胜BC221,秦灭齐——秦胜
秦国为什么要统一?通过看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参与战争之“主动性”和“胜率”,答案很直观的嘛。
由以上有史料可循的成一定规模的关于秦国战争可知:
秦国103胜7负3平(胜率高达91.1%,负率只有6.8%)
秦国104次主动,9次被动(主动率高达92%)
秦国的投入产出比,高的不要不要的。瘀与之战,秦国百年之间第一次折兵五万的惨败,令马服君赵奢一战成名,令赵国成为战国后期的抗秦领导国,更令宣太后的执政威信受损,不久归政。可见,秦国在当时已经像是一个不败传说了。
当然,商鞅变法后,秦国制度是秦国统一的内在动因。但题主问,秦国为什么要统一中国,是问主观视角下的心理动机何在。国家当然没有心理活动了,但是秦国国内,国君、官员、平民等不同身份的人有,王族、贵族、士、国人等不同阶级的人有。
国君有,因为对于生来就实现财物自由的国君来说,物质利益已经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了。他们要的是:统治权限的扩大,统治范围的扩张。为什么他们不爱好和平呢?这种思维候补皇后,有点夏虫不能语冰,过于坐井观天了。就像皇帝问百姓“何不食肉糜”,百姓又问皇帝“为什么皇帝顿顿都吃肉,肉不是过年才吃的吗?”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国君早就跳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这四个阶段,只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国君的工作就是治国理政,所以他们需要统治权限的扩大,通过集权,需要统治范围的扩张,通过战争。这些,能够加强他们的权威和声望,也即他们对自我发展和实现的最高需要。这就说清楚国君为什么要统一了。我们普通人如果不依靠需求理论这些概念工具,仅凭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生活经验去思考帝王的需求,那肯定是错位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摸到那个需求层次失宠弃妃。
其实秦始皇之前的秦王们也不是不想统一,实在是条件没达到,以至于这还是一个不能被提案的命题。比如秦惠王并入巴国,宣太后削弱楚国,昭襄王打残强赵,这些都是一系列的量变,累积到秦始皇时期产生质变,才真正有一家快速兼并六家的实力。此前的秦国虽是欺负邻居,公然私占小区公共用地,没事去你家要个东西的强国,但还不至于到能把邻居家据为己有,强迫人家把自家房屋过户产权给自己。高度集权的统一,是一件打破自原始部族社会以来,就始终保持的分治惯性和长期均势的破天荒任务,如果不是秦国与关东诸国,悬殊的实力差距,统一是比较难实现的。尤其秦始皇的统一,比西方那种多文化板块的所谓统一,集权程度要高的多。秦始皇统一过程中,一旦多一两个楚国这样的硬骨头,估计他也得等儿子去办完这事。那还是赵国早已经被打残的状况下。
再说贵族。众所周知,秦国的贵族阶级传承是最薄弱的。商鞅变法后,连王室宗亲无战功都不能授爵。这种制度文化下,秦国只有富裕阶层,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贵族阶级。六国之所以败给秦国,也是因为六国变法改革的不彻底,使得封建贵族势力仍然强大。六国普遍是一两代政治强人经过人治努力的改革过后,没有制度惯性,新的贵族力量又回重新坐大反弹。比如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六国中军事最强的赵国,还会出现“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这种封君在地方上抗税枉法却理直气壮,尽到职责本分却被视作高风亮节的事件。这在秦国较少发生。宣太后执政末期,芈氏专权,向外戚大肆封君授土。恰恰也是在这个时期,秦国遭遇了被赵国挫败的国力低谷,是其内在逻辑的。本来让权了大半辈子的昭襄王,此时收权打击外戚,重新加强君主集权,也是拯救了秦国的这次制度危机。高度君权集权,抽空中间封建贵族,是秦国的阶级结构优势。所以,秦国根本没有贵族这个势力去掣肘君权的统一志向。而六国,到最后魏国封君连君主虎符都能窃,即使信陵君是有美德的,初衷是好的,但其他亲贵都以自家封地、人际作利益考量,君主和国家的利益,谁顾呢?六国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奸臣当道,反复排挤实干派和有远见的士人。这些奸臣标签的背后,是封建贵族家族利益的顽固,是贵族势力板结化的直接表现。这也是六国总是一盘散沙,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抗秦的根源。
士人阶层,是战国兴起的,由贵族小宗旁支分化而出的没落贵族。这些人没有众多土地和家奴,无法掌握生产要素,但身份由处于贵族和庶族之间,便只能尴尬的凭借能力去博得官职、爵位,以便恢复其贵族地位。他们追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方式,就是建功立业。比如商鞅、张仪、苏秦、范睢、吕不韦、李斯这些秦国历代肱骨名臣。秦国是封建传袭制度最薄弱的国家,没有那些世代联姻,盘根错节的传统贵族势力阻碍,又有最强大的军队和行政体系作为实现功业的最有力保障,秦国又把相权放开给关东士人,这些辅佐秦国的名士怎么会不希望秦国一定要大力扩张呢?那个年代,效力的国家不扩张,自己就无用武之地,又怎么能博得功名和爵位呢?秦国士人也是鼎力支持扩张,乃至到李斯时,作为职业官僚体系的血液阶层,秦国士人的梦想就已经上升到大一统集权。第一次实现统一,还有比这更辉煌的功业吗?
最后说庶族平民。秦国是耕战为本的国家。要么杀敌,要么缴粮,都可以因表现而得到爵位。如果不打仗,国家军队不需要斩首首级数量,鞠婧袆国家府库不需要过多的战备余粮,怎么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那时候可以没有读书考科举这些社会阶层流通渠道。而且杀敌、缴粮的的渠道提升面,远比科举要宽的多。
黑夫执笔部分:今天是二月辛巳日。黑夫和惊恭祝大哥安好。母亲身体还好吧鳞沙蚕?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前几天,我们两个因为作战没在一起,今天终于又见面了。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送来。见到这封信之后,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们做好夏天穿的衣服,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家乡的丝布贵,那只带钱来就行,我们自己在这边买布做衣服。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淮阳之战了。进攻这座叛逆之城的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母亲给我们用的钱也别太少了。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一声。大王说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信和衣物寄到南方军营时千万别弄错了地方。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再问问婴记季,我们和他商量的事怎么样了,定下来没有?还有,代我们向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两位老先生问安,他们身体还硬朗吧?惊特别惦记他的新媳妇和妴,一切都好吧?新媳妇要好好照顾老人,别跟老人置气。大家尽量吧。惊执笔部分:现在是惊在衷心问候大哥。家里家外的和睦全靠大哥了。自从我们出外征战之后,母亲还好吧,跟以前一样硬朗吧?跟黑夫住在一起的时候,她老人家一直都是很健康的。钱和衣服的事,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块钱来。布要仔细挑选品质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我们借了垣柏的钱,而且都用光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和妴,她们都还好吧?新媳妇你要尽力照顾好爸妈。我出门在外,妴就拜托大哥你来教育管束了。如果要打柴,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大哥你一定要把她替我看好了。听说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而且让这些原住民干什么他们也真的不听招呼。问候姑姑疯狂龙卷风,她和她儿子彦还好吧?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新地城中有盗贼蜂拥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信件出自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是公元前223年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兄弟)的两封家书,由秦军士兵黑夫和惊的驻地淮阳寄至其家乡安陆(今云梦县),收件人是他们的长兄衷(睡虎地4号墓墓主),后来成为衷的陪葬。
这是在秦始皇灭楚期间,秦国两个普通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二人,写给长兄衷的家书。这也是长兄衷,死后陪葬在自己墓中的竹简。想必是黑夫和惊二人最后战死,这封信是两个弟弟最后的家书,所以衷至死都十分珍惜。从这则家书中,能够捕捉到不少史籍中缺少的历史信息。两个小兄弟在外服兵役,长兄在家顶门庭,估计主要是务农。家中因此获爵,似乎也算富足。不提供军饷秦军之所以仍旧能够成为虎狼之师,就是靠军功授爵制度,助力了一个个普通百姓光耀门楣的梦想。只是那功业,染着背后太多的血泪。
秦国为什么要统一中国?说白了,就是制度的优势带来了国家实力、战争的量变积累,最终完成质变,对其他诸侯国形成了碾压性的战争能力。在这种时候,统一也不会造成秦国国君到平民间,有任何道德负罪感。因为不仅是秦国对六国进行蚕食。六国之间,也基本上年年在打仗。互相都有仇恨。秦国对任何一国发动战争,都在之前两三年内能找到目标国的不义之举,作为报复借口。当然,七国都这样干。春秋战国,是大鱼吃小虾式的兼并成长竞赛,最终谁胜出,完全取决于谁实现了一挑六的国家实力。碾压性的实力面前,纵横,也即外交,根本就不管用了。因为攻必克守必固的国家,从上到下都会渴望这种临门一脚的统一。在六国还有国家力量和秦国抗衡的时期,秦国胜率都高成那样了,何况六国已经彻底失去与秦国相衡的均势实力?如果秦都不想统一,那真是白送到手边的礼物都不拿,又是做给谁看呢?
我们切不可以虚无的道德观去看待历史的现实性,就像前不久的中印洞朗冲突对峙中,十四亿国人,不会有哪个平民去说,洞朗地区那地方离我们远隔高原,又没有多少人住,不如让给印度好了。没有哪个人我本楚狂人,说钓鱼岛就是个无人小岛,我们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养活着那么多人,不如把钓鱼岛让给日本好了。同理,秦国的百姓,也是渴望国家战争能赢,也是渴望自己国家能够扩张和统一的。这是人类不自觉又受到社会规范的共同体意识。
秦国国君为什么想统一?哪个国君又不想呢?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国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关东强国崛起,最终不过两三代就又衰落。秦国熬死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这也是封建制度的时代性衰微之必然结局斌加贝念什么。秦国的集权制度虽利,但如果没有明君贤臣的格局,也难免最终自毁大厦的结局。胡亥和赵高,不就是比统一来的稍微晚了那么一点点麽?所以,秦国的明君,也是懂得权力本质的,他们也有如果不统一,即使有国力国运加持,秦国也难免衰落败亡之可能性。残酷的筛汰赛下,统一,是为了生存,正如现代巨头企业,垄断市场,也是为了稳定的生存,来供养庞大的渠道体系。就像知乎不继续做小众精品,需要花钱砸流量,也是为了生存。不然过几年那批老用户腻了,逼格再高有毛用...
如果一定还要问为什么统一,那只能说,是条件成熟时,组织发展壮大的天性使然。
寒鲲,微信订阅号和专栏都叫“寒砚笔记”
当我们谈论一个古代政权的目的性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或者说,这个所谓的“目的”、“动机”究竟是谁的?或者说,这个“秦国”究竟是指什么?秦国的君主?秦国的贵族?秦国的军队?秦国的官僚?然而,真正考究起来,就会发现,除了站在秦制巅峰与一统进程末端的秦始皇、李斯以外,再没有一个人的目的可以相当明确的归结为一统天下。换言之,这种“一统天下”的视角,本来就是后来人为了叙述方便,而采用的,并不意味着历史人物本身就有这种可能超越其所处局势的觉悟。
或者说,本来就不应当把“秦国”放到问句的主语部分,去追究所谓“秦国”的目的性。因为“秦国”作为一个由秦制组织起来的政治体,根本就没有多么明确的主体性,更谈不上多少目的性。那么,把“秦国为什么要统一中国”,换做“秦国在什么因素促动下去统一中国”,是不是更值得讨论一些呢?这样就又可以唠唠秦制的制度惯性、战国变法的总趋势、民心士心对于和平的盼望,甚至可以唠唠从分封到郡县的周秦之变了。然而,这些个因素真的能在含义上与具有浓烈“马后炮”色彩的“一统中国”划等号么?
那么,我们再把“一统中国”这种明显具有秦代以后色彩的语词,更换一下:把在先秦语境中表示中原地区的“中国”换做“天下”,把在先秦语境中略显前卫的“一统”换做“兼并”,把“一统中国”,换做“兼并天下”是不是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呢?
到最后,即便把问题换做“秦国是在什么因素促动下去兼并天下的呢?”,也并不比“中国是在什么因素促动下去改革开放呢?”更容易回答,所以古人对于这类相当“疏大的历史进程级别的问题”往往选择用一个“疏大”的短语来回答,那就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时来天地皆同力”。
如果你硬要一个解释的话,概括起来说很简单,就是前面提及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是硬要举一个最为枢纽的因素,秦国变法以后所形成的制度惯性无疑是秦国兼并天下最为中坚的原因,毕竟秦军战力、秦军装备、水利耕田等事关秦国基本国策“耕战强国”的具体措施,全靠这套最为彻底的制度来奖惩推动。换言之,是制度将秦国君臣吏民的一个个单个欲望凝合了起来,导致了秦国在战国混战中具有更高的蚕食效率,把六国一步步蚕食兼并掉了。所以,制度所凝合的各种因素仅仅是秦并天下的促动力,而绝非具有目的性的意志与动机。
至于有的答主提到的野心与欲望,其实恰恰是进了把政治体拟人化的思维误区,也即本答提到的“目的性”问题。而仅仅用人性来看历史,反而容易遮蔽那些能够调动人性的制度因素与形势因素,看不到这些能够决定千万人的因素,远离历史学视角,陷入小说家言的窠臼。
再往深了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概括出来的“形势观”,是反英雄主义的,这是我国传统史观中朴素的基本精神,是我国史学的底色乱世香港。而“小说家言”,实质上是一种以人性为底色、以英雄为主线的文学手法,读来爽爽就行了,并不适合用来思考历史。
跑个题:到了现代,我们拥有了历史科学视角,对于政治史的认知,已然更进一步到了“制度史”的层面,甚至“制度史”视角已然成熟到不再是学术前沿。所以,对于包括秦并天下在内的很多历史事件的认知,我们大可用“制度”视角来思考与解释。当然,文化史、思想史、古代语言视角也能提供很棒的背景因素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语境”,进而辅翼我们的政治史认知。而政治史的前沿:“历史书写方式”,又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新颖视角,可供一观马洪刚。有这么丰富的前沿视角,可供玩味,干嘛还要停留在文学演义视角的浅滩止步不前呢?
(来源:知乎|作者:张金光:秦制研究)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