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视频】那些年我们背语文书的记性,都去哪儿了?-中国诗歌网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20-07-02

【视频】那些年我们背语文书的记性,都去哪儿了?-中国诗歌网


来源丨诗词世界

李雷说
在那些支配了学生时代的恐惧中,你最害怕哪句?
“你们体育张老师说这节课给我了。”
“同学们,我要拖堂十分钟。”
“明天叫你家长来一趟……”
这些都是小CASE。如果问李雷“上学时最怕的是什么”,我果断会回答这个——

那些动辄几百字的文言文,“矣耳因然乎夫哉与安奚胡但或已故既”,只看这些语气词就……
离骚
屈原
【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三亚落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短短七句话,那么多不认识的字是闹哪样!我才不会告诉你当初默写的时候,“鞿羁”这两个字我连错了三次都不晓得怎么写……
但是,给原文配上乐曲,你还觉得难背嘛~

《阿房宫赋》
杜牧
【节选】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神秘的黄玫瑰,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佩塔尼亚,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耒阳城市论坛。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夏健强,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婉容私通。雷霆乍惊最萌同居关系,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我不会告诉你们,到现在这篇文章我还只背了一半,就背了考试经常考的那几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节选】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
【节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ōng hóu),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武皇屠天,守节情不移仙逆后记。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遣归。”
据说这篇文章很多人背得“生无可恋”,但是,讲真,掌握了节奏韵律之后,李雷我还是很喜欢背它的。
况且,与《木兰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不背诵一下,怎么对得起《木兰辞》呢,是吧~

滕王阁序
王勃
【节选】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网友曾热议“初中高中最难背的课文”小二云点播,《滕王阁序》是绝对绕不开的“大坑”。


也有“聪明”的网友学会了偷懒。

但惨痛的经历告诉我,《滕王阁序》是一篇处处是考点的神奇文章……
琵琶行
白居易
【节选】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表示,比起《滕王阁序》,咱也不会输!
听一位高二家长说,这首诗她是陪着孩子一字一句背的,“实在是太长了!”

这么长,咋背啊?
有名家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也想说,我们并不缺少背古诗的方法,只是缺少寻找和创造方法的心思。瞧!这不就有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吗?据说歌曲视频一上传网络就被点爆了,“00后”高中生纷纷发弹幕点赞,“泪流满面”地表示:终于找到了背古诗的正确姿势!
歌曲视频如下:

长恨歌
白居易
【节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山本一木
学生党表示,比起《滕王阁序》《琵琶行》,咱《长恨歌》当然更难更长啦!
一位朋友说,这首诗她就记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受《西游记》中猪八戒影响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不过,据polly主编透露,这首长诗,只要突破三四处关键节点,其实真的没那么难了!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
【节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据说这篇文章很难背,但是我觉得还好,比较容易……毕竟是个故事,不是嘛?
逍遥游
庄子
【节选】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剑气焚天。”
这篇背不下来的同学特别多,李雷我也觉得超级难背,不过想到里面有那么多瑰丽的神话传说,再难也得背啊!

《春》
《荷塘月色》
《背影》
朱自清
【《荷塘月色》节选】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完了,有点无法直视“的”这个字了……
【《春》节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完了,又有点无法直视“儿”这个字了……
明明没有生僻字,但就是那么难背!

还有一个人,
支配了我们整个从小学到高中的时光。

因为他,我们连动物园都还没去过几回,就先认识了“猹”这种动物。

【《少年闰土》节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孙瑞彬,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直至满溢着热热的黄酒和茴香豆味儿的《孔乙己》。
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所以他是死了吗?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所以希望是有还是无?……
若用一句话来证明你背诵过他的文章,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哪句呢?




更多BOSS,欢迎补充~
一回忆起曾经背诵全文的恐惧,满腹心酸的网友就禁不住澎湃的恶搞心思——
有的,看上去有点儿饿:


有的,乍一听还挺押韵,
没觉出啥毛病:


还有跨学科的:

但是,既然这些文章如此难背,我们为何还要一代一代背诵下去?为什么语文课本上好些文章都要求要“背诵全文”?背这些拗口的诗文,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
一名叫洛卡洛的网友对于背诵的意义如此回答:
背诵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用来遗忘的。
初中、高中老师让我们背书背诗词古文的时候,我起初也很不理解,意识觉得用不上不必要机甲世纪,二是也没觉得有多好。
可是,当你渐渐长大,当初要死要活背下来的东西都快忘光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两句,已经沉淀在你的脑海里,轻轻一吟,便熠熠闪光遗产三部曲。
背诵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为了遗忘。
高中课本王安石那篇《游褒禅山记》大部分我都忘记了,只有一句至今还记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因为经历得越多,越能感受它所蕴含的哲理。
这,就是背诵的意义,或者说,魅力。
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温儒敏老师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小学生应该多读,多背诵,体会韵律、节奏还有汉语之美。至于能理解多少思想内涵和情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不要强求。
比如朗诵一首王维的山水诗,让孩子安静下来来体会一下静谧之美就不错了,不一定非要往“热爱大自然”上扣,孩子也很难理解所谓天人合一。学习古诗词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有些“道理”不用说太多,以后他们会慢慢理解。
简单总结,正如著名作家梁衡所说: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施艾敏,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刘振秋,又当别论。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所以,“背诵全文”,不仅仅要背那一个个的字,更要吃透文章内涵。《离骚》的悲壮、《阿房宫赋》的壮美、《长恨歌》的哀婉……正如上面那位网友所说造化仙王,世间尚有“如此的伟大之美”。吃透了,你就可以流利又富有感情地诵出来,中华文化骨子里的东西也会在你脑海中、在你心中沉淀下来。
2017秋季学期开始,全国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启用统编语文教科书:
其中,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
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
小学还设了“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也开了“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
教材换新的了无良邪医,今后要背的东西并没有减少。但是,别怕!请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为中国之崛起而背书……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