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五、入出息观(4):2、五种修习: 一、算数修习(下)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4)-大象佛学图书馆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3-14

姜一郎五、入出息观(4):2、五种修习: 一、算数修习(下)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4)-大象佛学图书馆

姜一郎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4)
五、入出息观(4):2、五种修习:
一、算数修习(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入出息观)
2、五种修习
一、算数修习
三、辨钝利别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第三辨钝利别中。谓若钝根者。为说算数令心安住。若异算数即为惛沈等之所缠扰。若利根者。若为说算数亦能速疾无间了达能不爱乐。」
阿那波那念的修习有五种差别,第一种是「算数的修习」,「算数的修习」里边先说种种修行数息的方法:有四种算数修习,有胜进算数的修习,已经讲完了。现在是说明人有钝根、有利根来分别数息念。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钝根」修行人,应该为这样的修行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的修习,持息念的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钝根的人「由此」算数的息念的修习,使令他的心不散乱,「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缘境上面。「令心爱乐」,长时期的修行,就会有进步而生欢喜心,爱乐持息念。
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
这是解释为什么应该为钝根人,宣说这个法门。「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如果给钝根人宣说修行的法门,不同于算数入出息念法门,另外别的法门,可能就不契机了。「彼心应为惛沉睡眠」,那个钝根人的心就可能与这个法门不相应,心就「惛沉」了「睡眠」了,被这样的烦恼所缠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或者那个钝根人,心在外边攀缘色声香味触,心就是散乱了。「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由于钝根人和这个息念算数的法门相应,若能够不错误地精进地修习数息念的法门。「彼皆无有」惛沉睡眠的缠扰,心于外驰散的烦恼,都没有了。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疾无倒了达;然不爱乐。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前面是说钝根人和数息念的法门比较相应;要是利根的人智慧强一点的人,若有利根的人「觉慧聪俊」,觉察诸法的智慧特别的灵,「俊」就是超过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数加行」,他不好乐使用算数、数息念的这个法门。
「若为宣说算数加行」,如果为这个利根人,也为他讲解入息、出息算数加行的法门,又会怎么样呢?「亦能速疾无倒了达」,这个利根人也会很快的就「无倒」,没有颠倒、没有错误的了解、通达这个法门,就很快会有成就的。「然不爱乐」,但他心情不欢喜数息这件事情。

四、总牒结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第四总牒结中,若依景释,次第牒前。众多加行为因缘故得身心轻安证一境性。故知上来众多观并是闻思及俱生慧因。此修习得未至定名一境性也。谓言若是处转者,牒结上以一为一等四种算数之义也。若乃至转者,结上胜进算数也。若如所转者,结上错乱应退还从一起。若时而转者,结上若时算数极串习故知有知无等。于此一切由安住念等者,结上如是展转相续流注乃至令心安住等也。
泰云:诸孔穴处名若是处转,入身乃至脐轮名乃至转,如出入息名若如所转,出入息相续长短时分名若时而转。
备云:若入息始从鼻孔终至脐轮,若出息始从脐处至于鼻孔,名若是处转。入息从鼻渐渐至脐,出息从脐渐渐至鼻,名若乃至转。即入出息从鼻孔转时处能随汝出入二息所行之处,名若如所转。出入二息无心定时不得而转,此余位转,我随行时转,名若时而转。
基又云:若是所转者,牒上诸孔穴,即麁孔细孔等也,即息于此处转也。若乃至转者,即牒从齐孔穴乃至齐处,即息入身乃至齐处转也。若如所转者,牒上入出息以一为一等,其余息时如所顺逆等转也。若时而转者,即牒上若时行者以一为一等乃至十十为一,时节长短相续等名时而转,即尔所时数息应转也。后成就故不牒。」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这个钝根人和利根人「复于此入出息缘」,初开始能这样修习,以后又能够继续地这样子,对于这个入出息缘,入出息是所缘,「安住念已」,这个心安住在所缘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乱,不惛沉。
「若是处转」就是那四种算数的方法,就是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还有顺算数、逆算数,那四种算数,他能这样子修行。「若乃至转」就是那个胜进的算数,就是以二为一、以四为一,乃至以百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这个数目多了,所以叫「乃至」。「若如所转」,就是忽然间在中间又有妄想了,心散乱了的话,那么之前所有算数都不算了、都取消了,从头开始从一开始,这样子修行。
「若时而转」,就是极串习那一段文,「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缘,无断无间相续而转」...。「若时而转」,若长时期地修行到那时候就有成就了。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就是这一段文:「如是展转相续流注,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齐此名为过算数地,不应复数。唯于入息出息所缘令心安住。」就是入息的时候、出息的时候,不用再算数了,只是随着入息出息,心里明明白白即可,也就是「随息」了。「由安住念,能正随行」,由于念能安住,所以能够随顺这个方法很正确地去修行了。「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能够没有错误地了达了这个法门,「如是加行」,就是这样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就会有这样的相貌出现。
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于其所缘爱乐趣入。
能精进地这样用功,最后有什么成就呢?「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的话,要发长远心,若修,第一次修;若习,再一次修习;若多修习。长时期努力地修行的「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由于安住息念,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应该是先有心轻安,然后才有身轻安,各人情况不同。
「证一境性」这时候就成就禅定了,得到了未到地定,成就了心住「一境性」,「性」其实就是心,心能安住一境,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于其所缘爱乐趣入」,对于入息出息为所缘境,心里面很欢喜地愿意趣入到这个境界,能够趣入未到地定了。
延伸阅读: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一、不净观(1)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2): 一、不净观(2)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3): 一、不净观(3)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4): 一、不净观(4)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5): 二、慈愍观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6) 三、缘性缘起观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7) 四、界差别观(1)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8) 四、界差别观(2)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9) 四、界差别观(3)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0) 四、界差别观(4)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1) 五、入出息观(1): 1、入出息修(上)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2) 五、入出息观(2): 1、入出息修(下)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3) 五、入出息观(3):2、五种修习: 一、算数修习(上)
《观诸法如专栏》(2016)文章合集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