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战时最成功的营救——卡巴那图大营救-执识
姜一郎
资料图
1942年4月9日78000名美国和菲律宾士兵向日本投降。其中近半数美军战俘被日军虐待致死。
1944年12月14日,就在美军准备进攻吕宋的时候,日军在巴拉望处死了150名美军战俘。战俘们被赶进防空洞,日军将出口封死并向洞中浇汽油,再将战俘活活烧死。
1944年12月16日,麦克阿瑟的部队在吕宋登陆并迅速向首都马尼拉推进。在此期间美国陆军第六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中将从吕宋的美国陆军远东军游击队少校罗伯特·拉帕姆处得知,在卡巴那图有关押美军战俘的战俘营。这些战俘绝大部分就是在巴丹向日军投降的美军,被关押已有三年之久。
1945年1月26日随着第六集团军逼近卡巴那图,克鲁格愈加关心战俘营内的状况。他与其情报官霍顿·怀特上校召来第六集团军的特种侦查部队——阿拉莫尖兵做简报。第二天克鲁格中将命令亨利·穆西中校及其第6游骑兵营执行营救卡巴那图战俘的任务。
1月27日晚由威廉姆·内尔斯特及托马斯·罗德斯维尔中尉带领的两队阿拉莫尖兵渗透到敌后对战俘营进行侦查。第二天早上侦查队在距战俘营以北3公里的普拉迪诺村遇到了一队菲律宾游击队。下午早时127名游骑兵士兵由罗伯特·普林斯上尉带领穿过日军在奎姆巴(附近的防线。
第二天在距战俘营以北8公里的巴琳卡琳村部队与胡安·帕加塔上尉的游击队汇合。胡安·帕加塔上尉对当地地形及日军活动情况很了解。胡安·帕加塔上尉反对穆西当晚便发动进攻的计划,认为那无异于自杀。穆西中校重新参考了帕加塔和阿拉莫尖兵的情报,决定将营救行动推迟24小时,并将游骑兵撤退至普拉迪诺村1月30日11:30,阿拉莫尖兵中尉内尔斯特与一名士兵化装成当地村民,以便利用战俘营附近高地上的一间房屋对战俘营进行侦查。他们完成了一份详尽的侦查报告,内容包括战俘营的基本形制和最佳进攻路线。之后由另三名尖兵队员将其送交穆西中校。
游击队员分别由胡安·帕加塔和埃东多·詹森上尉带领控制战俘营周围的道路。游骑兵也被分为各组,由普林斯上尉带领C连,负责进攻战俘营主部,并护送战俘撤离;F连的30名士兵由约翰·墨菲中尉带领,负责发起作战信号,并向多处日军防点攻击。普林斯断定战斗将在30分钟内结束。一个难题摆在营救部队面前,游骑兵们必须匍匐穿过一大片开阔地而不能被日军发现。穆西中校接受了帕加塔的建议,要求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在夜间游骑兵行动时让P-61黑寡妇战机在空中盘旋以吸引日军注意力。事后证明这相当有效。
在战斗开始前的45分钟,P-61飞行员肯尼斯·R·施雷伯上尉在战俘营上空450米关闭左侧发动机,又重新发动制造成发动机回火以发出巨大声响。他重复该动作两次掉到离地60米高度,假装飞机受损。之后它将飞机驶向一座小山并隐藏到山后贴地30米飞行。日军以为飞机坠毁,都注意观察小山方向等待飞机爆炸后的火球出现。这就为游骑兵的行动提供了有效的掩护。
穆西批准普林斯的计划两小时后,游骑兵从普拉迪诺村出发。部队的秘密潜行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帕加塔的游击队已经通知沿线居民不要外出并扣留外来的客人直至营救行动结束,同时还让村民们把鸡关进鸡窝,把狗拴进狗舍并带上嘴套,以免这些动物们在穆西的队伍经过的时候吠叫而引发日军警觉。住在临近目标区域的村民们被告知为安全起见最好离开住所去安全区域但要保持隐秘以免惊动日军。同时P-61于18:00起飞,由肯尼斯·R·施雷伯上尉及邦尼·B·拉克斯中尉驾驶,以分散日军注意力。其他由普林斯带领向战俘营大门靠拢。19:40战斗打响。大门前的游骑兵用火力压制住日军守卫兵营,同时战俘营后面的游骑兵消灭战俘棚屋附近的日军。一组F连的反坦克组由军士长曼顿·P·斯图尔特带领进入大门并飞奔300码接近营区中心地带,用“巴祖卡(Bazooka)”火箭筒摧毁了两辆卡车和有金属材料加固的坦克车库(卡车当中有一辆是载着大约十几名日军士兵)。周围逃出来的日军很快被F连的火力全部消灭。
营救部队开始呼喊战俘出来撤离,众多战俘在引导下有秩序的撤离。
晚20:15,所有战俘都已撤离,普林斯上尉发射信号弹通知结束行动。游骑兵带着虚弱疲惫的战俘向一英里外的集合地点邦板牙河行进。阿拉莫尖兵留下断后,掩护撤退。同时帕加塔的游击队继续抵抗直到可以撤退。30分钟后游骑兵到达河边,河岸边早有帕加塔派人事先组织来接应的村民和十数辆水牛大车组成的车队接应。
此次营救是一次极大的成功,解救了512名战俘。共有三名美国人死亡,一名战俘因患疟疾在被解救后死亡;军医詹姆斯·费舍尔
因伤于第二日死亡;在战斗中阵亡的只有罗伊·斯威齐下士行动中击毙日军400余名击伤约100余名日军。此次行动在二战史上堪称经典特种作战行动!后来这次事件被改编成一部电影,就是《大突袭》。
来源:《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