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云走老屋基,披蓑衣;云走忠路,晒破棕树;云走小河,摔破脑壳……-利川讯
姜一郎
“云走老屋基,披蓑衣;云走忠路,晒破棕树;云走小河,摔破脑壳……”这是流行在故乡一带的顺口溜,我从小就能熟记。
我的家在红岭村,地处老屋基与忠路镇之间,小时候,我们通常通过云的走向来识别天气变化。云往老屋基(北)走,必定下雨,要披蓑衣;云往忠路(南)走,必然天晴,棕树都晒得破;云往小河(西)走,必然阴雨连绵,道路滑溜,走路担心摔破脑壳。
“忠路”一词从何而来?众说纷纭。相传一代忠臣巴蔓子领兵打仗得胜后,曾率部下从这里路过,忠路由此得名,意为“忠诚之路”。关于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巴人在此活动频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忠路境内出土的青铜器虎钮淳于,便是最好的见证。淳于是一种造型奇特的巴人乐器,巴人战斗时,前歌后舞,敲击淳于发声,声大如雷,清响良久。
一条河养育一个民族,一条河孕育一个集镇。所以,我毫无理由地坚信,郁江河边的忠路镇,定然是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的风水宝地。
忠路的柑桔酸里带甜,回味无穷。每次赶集时,我总会捎些回去,与家人共同分享;忠路的绿茶清香缭人,滋味醇厚。我去外地求学时,赠与班主任老师两盒,他品尝后大加赞赏;忠路的河鱼味道鲜美,口感细嫩,是待客的上等佳肴。
这里除了盛产茶叶、柑桔、豆皮、大米等特产外,餐子鱼也是出了名的,倘若你舍得花钱进馆子,一锅鲜嫩可口的餐子鱼,再加上半斤苞谷酒,保证让你醉得流连忘返。
每年旧历的腊月二十六日,是忠路集镇最为热闹的一场,家家户户都赶去置办年货,街头熙来攘往,人头攒动。小时候,三表叔常常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忠路赶集,选些年画、日历、歌碟什么的。然后就回家盼呀,盼呀,年终于姗姗来迟。
上世纪八十年代,忠路区公所旁边有一家餐馆,掌柜是杀猪匠,该店的特色,就是将肠肝肚肺一锅煮。一碗泡杂只需一块钱,米饭免费供应。我和三表叔赶集时,常去那里打尖。有一次,我实在饿极了,狼吞虎咽吃了六碗饭,老板大呼亏损。
“前江河,后江河,美女打成坨。”自古以来,忠路就是遐迩闻名的美女之乡。这里的女子不仅形象美、气质美,心灵更美。她们个个天生丽质,宛如出水芙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比烈酒还醉人。
忠路位于鄂渝边陲,郁江河穿流而过。云雾山中出好茶,清水河畔出美女。于是,茶和美女便成了忠路的两大土特产。可惜这里古为蛮荒之地,巴山阻隔,交通闭塞,历代皇帝选妃只能望蜀道天险而兴叹。
据史料记载,忠路宋设龙渠县,城中百姓安居乐业,逢赶集时,美女川流不息。有人形容当时的场景:“龙渠多佳丽,散于野,集于市,顾盼兮,回眸兮,风情各异。”
离乡十三年,如今,穿行在街头巷尾,整个忠路集镇已无人认识我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时此刻,我才体会到诗人贺知章当年的心境,这是怎样的尴尬和失落呀。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忠路集镇在历任官差的治理下,面貌日新月异。原来的鞭炮小作坊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生产基地。原来炒制茶叶的小铺,现在已变成专业的茶叶生产销售公司。在老街旁边,一条规范整洁的新街拔地而起。忠路,正以腾飞的姿态,昂扬的风貌,展示它的无穷魅力。
忠路集镇旁边,郁江河依然日夜流淌,奔流不息,它见证了这个古镇太多兴衰成败,太多爱恨情仇,却如一位阅世高深的老人,沉默不语。
唐旭/文 陈小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