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产300斤 【人物】敬佩!临汾这位农业科研达人让玉米一亩增-临汾日报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3-31

姜一郎产300斤 【人物】敬佩!临汾这位农业科研达人让玉米一亩增-临汾日报

姜一郎
老骥奋蹄志千里
——记玉米叶龄管理栽培“达人”郭高升

他,凭借一己之力,六载潜心钻研试验,只为论证一个定律,追问一个答案;
六年,淡漠了时间。没日没夜日复一日躬耕田垄之上,头顶烈日面朝黄土,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只因,他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父老乡亲们爱得深沉,爱得醇厚;
他,区区高中文化,质朴厚道的农民一个。凭借一腔热忱情定农业科研领域,寒来暑往雷打不动;
他,一介基层科技工作者,却从不盲从迷信于任何所谓的专家论道。他只笃信一条——“实践出真知”“理论一定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和推敲”;
他,胸怀大我,志存高远。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他,既是襄汾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又是高升玉米高产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多年潜心研究玉米高产技术;
他,正是临汾市首届“市长创新奖”二等奖得主——农民技师郭高升。
1947年出生的老郭,今年已满70周岁。
“这次能获得‘市长创新奖’,我深刻认识到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对农业科技研发的鼎力支持。这种重视和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进一步激发了我投身玉米科研,圆自己农业科技梦的热情。”用郭高升自己的话说,获得“市长创新奖”,即是对自己长期潜心农业科技研究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今后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实地测产名不虚
9月13日,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玉米课题组及市农委、襄汾县农委的有关专家一行来到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对郭高升自主研发的“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在襄汾县永固乡续村的百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
专家组在续村100亩高产样板田中随机选取了3个样点,每个点测产面积66.7平方米,收获全部果穗称重。
结果显示,高产样板田平均实收鲜果穗373.7公斤,平均出籽率83.66%,平均含水量20.9%,按14%籽粒含水量计算出实际收获产量287.6公斤,折合亩产为958.5公斤。
平心而论,亩产接近1000公斤的视觉冲击力或许稍显不足。但要是虑及今年五六月份襄汾春玉米普遍遭遇大旱的外部大环境下,高升玉米百亩高产示范田能在干旱缺水的不利天时下力挽狂澜一枝独秀,这本就说明一切。而对郭高升来说,这样的结果早就在掌控和预料中。
“搞农业都靠规律,无论什么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都有规律方法可循。可偏偏玉米的种植栽培依然是原始随意,简单粗放,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身为襄汾当地的一名农技专家,郭高升始终将焦点投放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领域。
1996年,骨子里带点执拗劲的郭高升不信邪,一头扎进自家承包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开启了对玉米高效栽培的求索论证之路。
这一钻,就是6年。
6年,栉风沐雨披星戴月,6年,初心不忘执着守望。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郭高升捕捉追踪玉米生长全程的每个环节,比对试验不计其数,就是为了彻底摸清玉米生长期的“周期律”。

增产不走寻常路
在老郭眼中,玉米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出苗、拔节、孕穗和成熟四个阶段。“出苗期是指玉米苗从出第一个叶到第四个叶的这个阶段。”面对记者,郭高升娓娓道来,“可别小看了出苗期,这是播种的第一关,也是高产与否最关键的一环。在这个阶段,底水、底肥和地温是三个保障种子正常出芽的先决条件,一定要保障底水充沛,底肥足量,地温达到10度以上。三个条件哪个都不能少。不然就达不到壮苗的要求。出苗期的前期工作做好,玉米会在播种后8天出苗,10天显行,长出两至三叶。”郭高升说。
接下来就进入玉米生长期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拔节期。“相当于人的青壮年时期,”郭高升打了个比喻:“拔节期是指从5个叶到9个叶的生长期,这时一定要注意控节降矮。”
郭高升的玉米栽培方法论,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拔节期绝不追肥浇水。甚至还会在旺长时中耕放墒,让玉米苗放慢“长大的脚步”。有时为了让它长得慢点,甚至会打药控制生长速度。郭高升说,绝不能放任玉米苗过快长高。玉米苗越低,营养成分向上传递输送的路径损耗就会越小,对养分的吸收就会更加充分。
进入第三阶段——孕穗期,这是决定未来产量的一个黄金期。没肥没水,玉米穗就不会饱满。郭高升说,这时要先追肥、后浇水、专供穗。如果水肥充足,一亩地增产100-150公斤不在话下。最后则是13个叶以后的授粉成熟期。这时至少要追加10公斤的尿素和氮肥,待玉米穗长全后可以大大浇一水,一来成熟早,二来产量高。
郭高升总结说,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由他开创的“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首先体现在出苗期对底水的重视程度截然不同。事实证明,出苗期只靠自然水远远不够。其次,拔节期绝不追肥浇水,只会起到反作用。最后,在孕穗期专门浇水追肥,到成熟期视具体情况再追加浇水。经历无数次失败,亲历无数次试错,六年磨一剑用事实说话,这就是高升玉米能够实现稳定高产的“不二法门”。

推广驶入快车道
天道酬勤,苦尽甘来。
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2007年8月,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郭高升任理事长;2008年12月,高升合作社总结运用了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玉米叶龄管理高产栽培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示范区。说来也巧,第二年正好赶上风调雨顺天气给力,2009年试验户平均亩产1050公斤,比对照田足足增产20%,其中老郭的亩产量高达1160公斤。
2009年,郭高升与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承担了中国——加拿大“十一五”国家支撑养分资源管理项目,同时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硬茬免耕播种示范”项目。
2010年4月11日,高升合作社参加省农科院土肥所组织的“农民科技日高产高效”启动仪式。同年8月11日,省农科院土肥所王宏庭教授与非洲专家亲临观摩,充分肯定了玉米叶龄管理高产栽培技术。2012年,为稳定世界粮食安全,该技术在非洲大地大力推广。2013年8月,世界粮农组织朝鲜代表团来到高升玉米高产示范田参观考察。
从2013年起,高升合作社实施科技攻关玉米小麦亩产1500公斤——“吨半粮”项目,在提高单位面积基础上,强化名牌,提升玉米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012年2月1日,郭高升自创的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以来,此项专利技术在襄汾县古城镇站李村指导示范2100亩,南贾镇大柴村3950亩,南贾镇南刘村2200亩,永固乡续村1400亩,西贾乡万东毛村8600亩,大邓乡赤邓村2800亩,总计21000余亩进行多区域示范,起到明显的示范效果,亩增产100——150公斤,促进玉米增产315万公斤,增效631余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20万余亩,促使农民增效4000余万元。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2010年,郭高升被评为“山西省高产高效竞赛活动”农业科技示范户;2013年,又在首届“山西省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评选中当选优秀合作组织负责人;2016年11月,郭高升的论文《我的旱地玉米蓄水高产栽培经》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有奖征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4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12月,郭高升被聘为山西省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2017年5月,摘得全市“市长创新奖”二等奖这一殊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者相信,这头农业科研领域的“老黄牛”,定会在今后的科研征程中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潜心攻关锐意创新,为全市农业增产增收再建功勋,再树标杆。
推荐阅读书记、市长带队招商!为来临投资项目搭建“绿色高速通道”临汾市气象台:预计今冬气温较常年偏高本月起,临汾实施两项地方法规!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小庚
编辑 秦芳媛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