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 经 络:足太阳膀胱经抵御外界风寒的屏障,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十-古煴疗法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4-04

姜一郎二 经 络:足太阳膀胱经抵御外界风寒的屏障,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十-古煴疗法

姜一郎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有一条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连络于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颈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分左右沿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肾俞穴),穿过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外侧后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还有一条支脉,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外侧后缘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沿小腿外侧后缘下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我们的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气上冲而感头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从眼眶中脱出来一样,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般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剧烈,髋关节不能屈伸,膝部发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一侧有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后颈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1
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按揉晴明穴。膀胱经的走向是从头开始的,然后沿着头后边一直到脚外侧小趾边缘的至阴穴。睛明是它的第一个穴。先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夹住鼻根,不要特别使劲儿,然后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时候把眼睛闭上(凡是明目的穴,按的时候都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按一下松一下,再按一下再松一下,反复做9次,这个穴就能真正起作用了。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2
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症:揉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边上。平时用电脑时间过长,眼睛感觉发胀,可以用拇指弯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长期坚持可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还可以用根据情况,选用鲜芦根,菊花,麦冬,决明子,鲜薄荷泡水喝。
3
通鼻窍、治眼疾、头痛、癫痫:用10个手指肚每天梳头上的膀胱经50次,日久好处多多。
4
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揉天柱穴。天柱穴在脖颈子这块儿入发际0.5处,揉的时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点就行了。
5
颈椎病、颈肩背部疼痛:按摩、揉擦大杼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其颈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如果此时用手触及大杼穴就会有异常的压痛感。这主要是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因此,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刚开始感觉颈肩不适时,要经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如果颈椎病已经形成,出现明显的颈肩背部疼痛时,还需要配合风池、肩井、外关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针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6
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经上的相应穴位。往背上走有众多穴位,它们都在后背中线旁开1.5寸和3寸的地方。后背这些俞穴太多,我们用不着去仔细地区分,先找最痛的点多揉就行了。
7
治疗生殖糸统方面的疾病:揉八髎。腰部往下还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边4个,右边4个,共8个,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裤腰的下缘和尾骨尖中间这一段旁开2-3厘米处,以前介绍过。
8
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压委中、委阳穴。委中穴在膝盖窝里这块儿。揉委中穴时,要用大拇指点到穴上去,另一只手攥住脚腕往下压它,不用使劲揉,点住它就行了。我们平时只要有腰痛,压委中效果就会特别明显。腰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注意:“委中穴”,可泄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何故?此乃泄毒之出口。此穴通常为剌血首选。
9
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揉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缘,找的时候,要把脚后跟翘起来,这样,小腿肚子就形成一个窝儿,这个穴位就在这个窝儿里,现在的人一般按承山穴都很痛。
10
治慢性腰痛立竿见影:揉飞扬穴。飞扬穴在承山穴斜下1寸的位置。
11
治感冒、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湿、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从飞扬穴一直推到昆仑穴。昆仑穴在外踝骨后缘这块儿,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穴位。
12
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揉申脉穴。申脉穴在脚外踝下缘,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节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13
耳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揉金门到足通谷这一段膀胱经。
14
正胎位:艾灸至阴穴。至阴穴在小脚指旁边,是膀胱经上的最后一个穴位。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15
排毒减肥:拉抻或敲打承扶穴到委中穴这一段。这个地方的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所以,我们用一个抻筋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经这块儿就疏通了。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剌激膀胱经,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是通过大便把体内脏东西排出去的通道;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3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第三条排毒通道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当然通过咳嗽、流鼻涕、流眼泪也能排出一些毒素。膀胱经是掌握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能够把脏腑的毒通过膀胱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所以膀胱经还是排毒最简单、有效的一个通道。

穴位介绍
睛明[1]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①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②胬肉攀睛,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③急性腰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五脉之会穴
攒竹[2]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①眉棱骨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②呃逆。
③腰痛。④膈肌痉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眉冲[3]
【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
差连线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清头明目。
【主治】:①头痛,眩晕,鼻塞。②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曲差[4]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主治】:①头痛,鼻塞,鼽衄。②目视不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五处[5]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主治】:①头痛,头晕。②中风偏瘫。③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光[6]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头晕目眩。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通天[7]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
【作用】:疏风清头,通利鼻窍。
【主治】:①鼻塞,鼻中瘜肉,鼻疮,鼻渊,鼻衄。②头痛,目眩。③中风偏瘫,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络却[8]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耳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玉枕[9]
【定位】: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
寸,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通窍明目。
【主治】:①头项痛,目视不明。②鼻塞。③脚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天柱[10]
【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之外缘后发际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晕,目眩。②头痛,项强,肩背痛。③鼻塞,咽喉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大杼[11]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祛风解表,疏调筋骨,宣肺降逆。
【主治】:①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关节痛)。②发热,咳嗽,头痛鼻塞。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八会穴(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风门[12]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
【主治】:①伤风,咳嗽。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肺俞[13]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主治】: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
落,痘,疹,疮,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肺的背俞穴
厥阴俞[14]
【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疏通心脉,宽胸理气。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牙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心包背俞穴
心俞[15]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宽胸。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咳嗽,吐血。③失眠,健忘,癫痫。④梦遗,盗汗。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心的背俞穴
督俞[16]
【定位】: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理气宽胸
【主治】:①心痛,胸闷。②胃痛,腹痛。③咳嗽,气
喘。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膈俞[17]
【定位】: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宽胸降逆,理血化淤,调气补虚,调和脾胃。
【主治】:①急性胃脘痛,呃逆,噎膈,便血。②咳嗽,
气喘,吐血,骨蒸盗汗。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八会穴(血会)
肝俞[18]
【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潜阳熄风。
【主治】:①胁痛,黄疸。②目疾,吐,衄。③癫狂,脊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肝的背俞穴
胆俞[19]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调和脾胃。
【主治】:①黄疸,口苦,胁痛。②肺痨,潮热。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胆的背俞穴
脾俞[20]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健脾利湿,益气和中。
【主治】:①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②
水肿。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脾的背俞穴
胃俞[21]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理气和胃,化湿消滞。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胃的背部俞穴
三焦俞[22]
【定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通利三焦,疏调水道。
【主治】:①水肿,小便不利。②腹胀,肠鸣,泄泻,痢
疾。③膝关节无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三焦背俞穴
肾俞[23]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水肿。②遗精,阳痿,月
经不调,白带。③耳聋,耳鸣,咳嗽,气喘。④中风偏瘫,腰痛,骨病。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肾的背俞穴
气海俞[24]
【定位】: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培元益气,强壮腰膝。
【主治】:①腹胀,肠鸣,痔漏。②痛经,腰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大肠俞[25]
【定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通肠利腑,强壮腰膝。
【主治】:①腹胀,泄泻,便秘,痔疮出血。②腰痛。③
荨麻疹。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大肠背俞穴
关元俞[26]
【定位】: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壮阳补肾,调理下焦。
【主治】:①腰骶痛。②腹胀,泄泻。③小便频数或不
利,遗尿。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小肠俞[27]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一骶后

【作用】:通肠利腑,清热利湿。
【主治】:①腰骶痛,膝关节痛。②小腹胀痛,小便不
利。③遗精,白带。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小肠背俞穴
膀胱俞[28]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作用】:通调膀胱,清热利湿。
【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脊强痛,腿痛。③泄
泻,便秘。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膀胱背俞穴
中膂俞[29]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作用】:清利下焦,益肾壮腰。
【主治】:①泄泻。②疝气,腰脊强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白环俞[30]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作用】:温补下元,调理气血。
【主治】:①遗精,白带,月经不调,遗尿。②腰骶疼
痛,疝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上髎[31]
【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主治】: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②遗精,阳
痿。③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次髎[32]
【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第二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中髎[33]
【定位】: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主治】:①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利,便秘,泄泻。
②腰骶疼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下髎[34]
【定位】:在骶部,当中髎内下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主治】:①腰骶痛,小腹痛。②小便不利,带下。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会阳[35]
【定位】: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作用】: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①大便失禁,泄泻,便血,痔疾。②阳痿。③
带下。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扶[36]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作用】:疏经活络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殷门[37]
【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疏经活络,壮腰脊,强筋骨。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浮郄[38]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
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
【主治】:腘窝部疼痛、麻木或挛急。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委阳[39]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通利水道。
【主治】:①腰脊强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②腿足拘挛疼痛,痿厥。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三焦下合穴
委中[40]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作用】:舒筋利节,清热解毒。
【主治】:①腰脊疼痛,腘筋挛急,半身不遂,下肢痿
痹。②丹毒,皮疹,周身搔痒,疔疮,发背。③腹痛吐泻。④遗尿,小便不利。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合穴
附分[41]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手、足太阳之会穴
魄户[42]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平喘止咳。
【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②项强,肩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膏肓俞[43]
【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补虚益损。
【主治】:①肺痨咳嗽气喘,纳差,便溏,消瘦乏力。②
遗精,盗汗,健忘。③肩背痠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神堂[44]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宽胸理气,宁心通络。
【主治】:①心痛,心悸,失眠。②胸闷,咳嗽,气喘。③肩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譩譆[45]
【定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疏风解表,活血通络。
【主治】:胸痛引背,肩背痛,咳嗽,气喘,目眩,目痛,鼻衄,热病无汗,疟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膈关[46]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和胃降逆,宽胸利膈。
【主治】:①饮食不下,呃逆,呕吐。②脊背强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魂门[47]
【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①胸胁胀满,呕吐,泄泻。②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阳纲[48]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调理肠胃。
【主治】:①黄疸,腹痛,肠鸣,泄泻。②消渴。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意舍[49]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化湿消滞。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胃仓[50]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①胃脘痛,腹胀。②小儿食积。③水肿。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肓门[51]
【定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化滞消痞,化坚通乳。
【主治】:①腹痛,便秘。②痞块,乳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志室[52]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补肾益精,通阳利尿。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
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胞肓[53]
【定位】: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
【主治】:①尿闭,阴肿。②腰脊痛。③肠鸣腹胀。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秩边[54]
【定位】: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强壮腰膝。
【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
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合阳[55]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
2寸
【作用】:疏经活络,祛风除湿。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疝气。③崩漏。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筋[56]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
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作用】:疏筋活络,通肠提肛。
【主治】:①痔疾。②腰腿拘急疼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山[57]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
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理肠疗痔。
【主治】:①痔疮,便秘。②腰腿拘急疼痛。③脚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飞扬[58]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
山外下方1寸处
【作用】:散风解表,疏经活络,清热利湿。
【主治】:①头痛,目眩,鼽衄。②腰腿疼痛无力。③痔
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络穴
跗阳[59]
【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①头痛,头重。②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
肿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阳蹻脉郄穴
昆仑[60]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①急性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头痛,项
强,目眩,鼻衄。④小儿惊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经穴
仆参[61]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舒筋健骨。
【主治】: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申脉[62]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心安神。
【主治】:①痫症,癫狂。②失眠,足外翻。③头痛,项强,腰腿痛。④眼睑下垂。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蹻
金门[63]
【定位】: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神熄风。
【主治】:①癫狂,痛症,小儿惊风。②头痛,腰痛,下
肢痿痹,外踝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郄穴
京骨[64]
【定位】: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宁神清脑。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翳。②腰腿痛。③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原穴
束骨[65]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
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主治】: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腿痛,肛门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输穴
足通谷[66]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
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癫狂。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荥穴
至阴[67]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风清热,矫正胎位。
【主治】:①胎位不正,难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井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分寸歌
足太阳是膀胱经,
目内眦角始睛明,
眉毛内侧攒竹取,
眉冲直上旁神庭,
曲差入发五分际,
神庭旁开寸五分,
五处旁开亦寸半,
细算却与上星平,
承光通天络却穴,
相去寸半调均看,
玉枕夹脑一寸三,
入发二五枕骨取,
天柱项后发际取,
大筋外廉陷中献,
自此夹脊开寸五,
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
心五督六椎下论,
隔七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
气海俞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下取,
十七关元俞可推,
小肠十八胱十九,
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环二一椎下当,
以上各穴可推之,
更有上次中下髎,
一二三四腰空好,
会阳阴尾尻骨旁,
第一侧线诸穴了,
再从脊旁开三寸,
第二椎下为附分,
三椎魄户四膏肓,
第五椎下寻神堂,
第六譩譆膈关七,
第九魂门十阳纲,
十一椎下意舍存,
十二胃仓穴已分,
十三肓门端正在,
十四志室不须论,
十九胞肓二一秩,
第二侧线诸穴匀,
继向臀部横纹取,
承扶居下陷中央,
殷门扶下方六寸,
委阳腘外两筋乡,
浮郄实居委阳上,
相去只有一寸长,
委中在腘约纹里,
向下二寸寻合阳,
承筋合阳直下取,
穴在腨肠之中央,
承山腨下分肉间,
外踝七寸上飞扬,
跗阳外踝上三寸,
昆仑后跟陷中央,
仆参跟下脚边上,
申脉踝下五分张,
金门申前墟后取,
京骨外侧骨际量,
束骨本节后肉际,
通谷节前陷中强,
至阴却在小趾侧,
太阳之穴始周详。
足太阳膀胱经用药歌
橘核菖蒲补膀胱,
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
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
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
引用尽皆同小肠。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