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五代至宋初:龙泉青瓷的特点和区别-收藏动态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4-08

姜一郎五代至宋初:龙泉青瓷的特点和区别-收藏动态

姜一郎
精彩内容 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五代时期的龙泉窑主要烧造地点在金村窑隔小梅溪对望的上一带。上窑初期产品的纹饰风格、装烧工艺,甚至部分产品的尺寸,都与同时期的上林湖越窑非常一致。

五代十国龙泉窑钵

五代/北宋龙泉窑贴团花刻划卷草云纹梅瓶

五代/北宋 龙泉窑刻划团花卷草云纹十棱执壶
五代中期之后,上林湖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开垦过度,瓷业生产所需的林业和瓷土资源匮乏,难以承托钱氏小朝廷向赵氏大朝廷进贡的重任,从而转向资源丰富的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使得上窑初期产品就极为成熟,带有浓郁的越窑风格,但是和越窑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北宋早期龙泉窑执壶

北宋 龙泉窑青釉盂口瓶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上与上林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胎和釉上。上窑瓷器的胎质更细白、致密,淘洗更精细。釉面极其光亮,有开片和不开片两种,釉色有灰白、蛋青、淡翠青三种。其中以淡翠青不开片为上品,这类产品多为小件器物,如盖碗、花口出筋碟、盏托一类;大型器物如多管瓶、盘口瓶、梅瓶、执壶、塔式带盖瓶等。一般呈灰白釉,但这种灰白釉和北宋时期的灰白釉有很大的区别,五代的灰白釉异常清亮,类翠质地。

北宋早期龙泉窑淡青釉五管瓶

北宋龙泉窑盅
带蓖纹的蕉叶纹饰广泛使用在上窑各种器物上,莲瓣、荷花、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也有少量使用。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庆元出土的一件五代时期的五管瓶,瓶身采用了立体蕉叶内带精细的叶茎针蓖纹,层层往上推至肩部,平肩带弯曲的五管,极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五代时期龙泉窑的纹饰采用刻、划、刺等多种工艺手段,在近干燥的胎体上用竹签塑造图案(当地人称针刺工),工艺难度大。

北宋龙泉窑青瓷五管瓶

北宋龙泉窑刻花罐
在垫烧方式上,五代时期采用瓷土加石英沙的支条垫烧,看上去有石灰质的感觉,和越窑同时期的垫烧方式相仿:北宋采用圈垫烧,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产品使用泥圈垫烧,上窑、金村窑均是如此,北宋早中期则采用刮胎泥饼垫烧。

北宋龙泉窑刻花梅瓶

北宋龙泉窑双系盘口瓶
在上窑群堆积层中处于最表层的为北宋早中期瓷片,说明上在北宋中期偏早时期就基本停烧了,而后龙泉的瓷业生产的重心逐步移向金村。原因是沿用五代工艺制作的产品,其高成本并不能适应普通民用消费。现在很多人简单地把这批上窑群归在金村窑是不够严谨的。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 商务合作电话:400-891-3358
? 藏友投稿邮箱:1244091890@qq.com
? 本部客服微信:zqd1118
长按二维码识别快速关注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