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战还是工作?请看过来人怎么说-启航考研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4-13

姜一郎二战还是工作?请看过来人怎么说-启航考研

姜一郎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我的读者中还有一些在思考要不要三战的同学。几战都没关系,关键问题在于,考研和工作是不是互相排斥。我不反对二战、三战以至于N战。但是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问题:
这次考失败又心有不甘,春招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心里觉得矛盾怎么办?
人这辈子,失败会有很多,不是每座高山你都要去征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既不是考研失败的结果,也不应该成为继续考研的理由(那叫逃避)。它真正的原因在于你考研之前那么多年的“积累”(有效的积累不够)。考研当然可以成为你改变生活轨迹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
如果你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去考研,一方面动力不足会让你半途而废或者混过这段时间,另一方面它不会促使你真的去改变自己的状态——因为你从心里就没兴趣,甚至不喜欢,这你就麻烦了,谁也不能逼着你去喜欢。这跟感情是一样的。
总之,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现在心态下的二战,只是另一个逃避现实的方法而已,如此一来,既不会真正有所改变,也不会得到预期结果。
是否有抵触感?
如果你有抵触感,我不建议你二战。人要战胜自己的惰性就已经不容易了,还要战胜自己的厌恶那就更不容易。这会让你的心态不对,所以二战失败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概率很高。
不要总是想我应该怎样,要多想想“我想要怎样”。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就是喜欢玩儿,那也希望你玩得精彩。不然,早晚有天你也会厌恶“玩”的,人生虚无感就出来了。
有抵触感的原因因人而异,但很可能与对学习的认知有关。如果把考研看成再上一次高三,尤其是如果你的高三并没有留下美好的记忆,那么恐怕你从学习方法上就跑偏了。
如果不清楚这个考试考什么,学习方法又不对路,越学越厌倦也是正常的啊——毕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就能搞定的考试。

是否要边工作边备考?
最好边工作边备考(例如我从来都反对考mba的同学脱产备考)。因为脱产备考心理压力大容易患得患失;与此同时,看着那些熟悉的题目公式什么的又觉得自己都会,很容易心不在焉荒废时间;此外,二战没必要着手太早,九十月份开始都可以,除非你去年根本就没学。但是英语最好有全年的计划,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写作方面,日常多看看老师推荐的阅读材料(课上有讲过),对于社会现象多做思考。日常生活就是备考。
边工作边备考的另一个好处是:随时可以调整方向。有的人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或者工作压力很大但自己很珍惜这个职位,那就先锻炼自己工作能力,备考可以缓一两年甚至不考了。有的人对工作不是那么满意,那你备考的动力就更足了。这样一来,可以把做决定的时间推迟到十月末(网报)。对于二战考生来说,一切都来得及。
对于应届生来说,边工作边二战即便再次失败,也为未来考在职研究生做了准备。等到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时候,一蹴而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边工作边备考,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办?
这是借口。虽然我不主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我自己就连续半年这样做过。其实在职备考根本无需如此夸张,张弛有度把握好节奏即可。

现在全职备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首先,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感知到快乐,因为只是重复去年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有所突破。如果上次考得不好,这种努力是没有价值的。这叫做用努力欺骗自己。如果去年考得本就不错,复试遭淘汰,那复习初试的东西不觉得没劲嘛?
其次,这个年纪是成家立业的年纪,即将毕业,在这个忙碌的毕业季,与已经找到出路的身边人比较一下,你还在老路上折返跑,而且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要是还能感觉充实,那也够奇怪的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真正该干什么,但却用读书考研作为借口来逃避。我觉得这只会让自己心里的枷锁越来越沉重,而考研也需要良好的心态,对吗?
第三,现在如此发力,冲刺阶段会做得更好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听说过吗?不要让自己到十二月份成为强弩之末!

在职研究生不靠谱吗?
不可一概而论。这个要分学校,也要看自己。至少复旦、上海交大、北大、清华等学校的MBA项目或者MPAcc项目是很认真在运作的。所以未来考在职研究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政策是:从毕业到在职研究生入学满三年就可以报考了(例如你2017年夏天毕业,那么2019年就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因为等到2020年你考上入学的时候就毕业满三年了)。而且录取分数线会低得多。
那为什么还要尝试作为应届生报考专业硕士,而不是直接等到了时间考在职研究生,是不是浪费了一年?
首先,作为应届生报考过一次,未来考在职,基本是心中有数了,可以有针对性查漏补缺,没有必要把备考战线拖得太长——如果过去这一年你不是在打酱油的话;其次,在职研究生入学,面试大都在初试之前进行,名校会根据你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等等来确定给你什么样的分数线,背景越好分数线越低,而工作刚满两三年的职场新人,这方面往往缺少竞争力;第三,备考在职研究生,其实更多考验了你的自控能力以及“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尤其是后者,而这一点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挑战很大。
我的建议是:
总结自己备考这一年的经过,知道自己差在哪里,哪里可以提分,甚至具体到知识点;还要总结自己的备考方法、时间规划、复习节奏、考场策略。这个总结至少要写三千字以上。如果你都搞不清楚这些或者分析得不够透彻,趁早找工作去,别又浪费一年时间。
找到弱点,稳中求进,节奏鲜明、规划清晰。有位考生,综合146,英语29——他的情况就很简单了,如果要二战,边工作边每天拿一个小时学英语,到了九十月份突击一下综合,结果不会太差。着手太早、全面铺开,反而容易失了节奏感。
你总要面临“多线程处理”的考验,不能总是躲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回避生活的挑战。要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并且生活中不仅是考研。
最重要的是,你要确定,你的心智模式是否适合考专硕。有的同学就是一根筋的思维,不够灵活,那还是算了吧。这话说得不客气,但考过的人应该知道这是实话。考专硕的分数,跟你的努力未必成正比,正如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样。多年以前有个姑娘狂追刘德华,她父亲甚至为此自杀。结果就是三十岁之后她终于想明白了。可惜有点儿晚。判断的依据是,你喜欢做综合科目的这些题目吗?例如写作。写作仅仅当作考试来准备是不够的,尤其是只有最后一两个月的重视。你想想,换另一科,最后重视一两个月,你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思维方面的提高,还得考生跳出考试,日常多思考,才能游刃有余。
以上所言,盼你深思。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丨专硕王诚


端午假期启航考研免费集训营
独家课程,独家资料
倾情相授,全程免费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