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战,为什么今天被英国刻意遗忘?-英伦圈
姜一郎
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纪念日,英文为Victory over Japan Day,简称V-J Day。
今天,是二战日本投降72周年。
这个话题今年在国内尤其受关注,因为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的“慰安妇”在12日去世,至死没有等到道歉。
(图片截取自新浪新闻)
8月2日,黄有良生前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乙堆村的家中。(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而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慰安妇”长篇纪录电影《二十二》,14日公映后也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纪录电影二十二# 在各种娱乐话题的挤压下登上热搜。
(图片截取自微博)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在全世界人们的普遍认知里,虽然日本9月2日才正式签署投降文件,但8月15日标志着二战的彻底结束。
当时的英国记者在日本投降消息传来后,拍下了伦敦街头上这样万人空巷的欢呼画面,时代意义也许并不亚于美国时代广场上那张经典的接吻照▼
(图片来自地铁报)
然而无论是和当年的热烈程度对比,还是同国内社交媒体上的高度关注放到一起,今天的英媒和英国大街,对于二战结束纪念日这件事的态度,用“冷清”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战与二战在英国的“差别待遇”
如果在谷歌新闻搜索“World War 2”,英媒中对此进行报道的就只有伦敦《地铁报》一家,内容是简单的科普性质文章▼
(图片截取自地铁报)
至于包括BBC、天空新闻、《卫报》《英国电讯报》《独立报》在内的其他主流英媒,就是彻彻底底地只字不提了。
街上没有任何纪念活动。
唯一在线下世界里和二战有关联的事件,竟然是位于莱斯特郡的一处二战士兵墓碑上,被人以抹粪的方式侮辱。《Daily Star》报道称推特上有“数百条”推文对这件事表达了愤怒,但报道了此事的也就只有这家英媒了。
(图片来自Daily Star)
而即使是也许对二战欧洲战场意义更为“亲近”,每年5月8日的“欧洲胜利日”(Victory in Europe Day,简称V-E Day),英国人也很少庆祝。
根据英媒报道,上一次全国范围纪念“欧洲胜利日”,还是在2015年的70周年纪念日了。去年和今年仅有零星的地方性纪念活动。
伦敦East End人群当年庆祝“欧洲胜利日”。(图片来自太阳报)
这和每年英国人举国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视程度比起来,估计就是亲妈和后妈的差距……
每年11月11日是英国的“国殇日”(Remembrance Day),纪念一战的停战▼
去年特雷莎·梅和工党领袖科尔宾出席去年“国殇日”纪念活动。(图片来自独立报)
整个11月,在英国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这朵“小红花”,也就是虞美人花,戴在各色英国人胸前,是全民纪念一战最普遍、最坚持的一种方式▼
只有类似圣詹姆斯公园里Guard's Memorial这样的纪念碑上,还留有一排二战后匆忙追加的战士纪念语,在与一战将士们共享的石碑表面,默默度过这一天。
该纪念碑在1926年揭幕,纪念一战中丧生的卫兵;二战结束后,纪念碑上追加了一行题词,纪念1939-1945年间丧生的卫兵。(图片来自The Royal Parks)
同样是对全球产生无法逆转深刻影响的大规模战争,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同样都是战胜国,也同样都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
可是为什么到今天,英国人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差别如此明显呢?
“这不是我们为之奋战的英国”
至少在经历过二战的在世老兵看来,二战,是他们刻意想要去忘记的。
原因不在于战争本身的创伤,不在于40万英国士兵死在欧洲战场上的痛苦,而在于战争结束后回到英国,现实所带来巨大落差。
1945年3月在德国境内作战的英军士兵,此时已到了二战尾声。(图片来自每日邮报)
2006年,一个叫做Nicholas Pringle的英国人对自己祖父祖母一代所经历过的战争时代产生了兴趣。他向全英国各地的地方报纸写信,希望经历过而战的读者给他回信,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你对这个国家现在的样子满意吗?你觉得那些战争中丧生的战士,面对21世纪的英国会有什么想法?”(Are you happy with how your country has turned out?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allen comrades would have made of life in 21st-century Britain?)
总共150封回信里,绝大多数的回复是这样的▼
“我不会为这个生养我的国家唱任何赞歌。它曾经骄傲,但现在我却质疑自己当年为什么为它拼命。”
“我的满腔爱国情怀都白洒了。”
“我那些没能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友,要是看到英国变成这样,肯定会很震惊。他们一定会想,自己那么努力为之奋战的‘美妙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
“我们当年的牺牲,难道就是为了让流氓们能在今天兴风作浪吗?那些在今天的电视上、社会中都被认为是正常的无礼行为?”
总结起来,这些老兵回过头来看当年的二战,再对比战后几十年,发现当年自己心目中那个充满自信、自律以及他们口中的“希望”的英国,留给他们的只剩下无法理解的社会现实:犯罪,脏话,遍地垃圾,全民崇拜网红与明星……
也许你可以说他们的这种心态,是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社会变化的人,在面对新兴社会现象时常见的心理落差。
2009年,还没有成为首相的卡梅伦,精英形象与背后的街头混混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很能够代表今天的英国了。(以上2图来自每日邮报)
但如果是这样的逻辑,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二战是老人们心中的不堪回首、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无视对象,而一战却成了英国人代代相传的“荣耀”。
就连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都把对一战的纪念称为“当代英国生活、文化与传承的一部分”(part of modern British life, culture and heritage)▼
(图片截取自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官网)
所以二战老兵的“不堪回首”,所谓英国在战前与战后社会变迁,不过只是表象原因。现在的英国人之所以对二战的纪念如此不冷不热,更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
二战中的英国,不仅在整个战争中都显得被动,而且还在战后终于迎来了整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退居二线”。
二战:避无可避的“退居二线”
圈哥问过认识的英国本地小伙伴:你们为什么对纪念一战每年都那么积极,对二战却是一种“能不提就不提”的态度?
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一战打得漂亮啊,满满的都是自豪感!二战就……
二战中英国南部多次被德军轰炸,图为1940年9月10日丘吉尔在伦敦南部Battersea视察被轰炸后的损毁情况。(图片来自BBC)
德军在英国留下的未引爆炸弹,至今还时而在伦敦、布莱顿、布里斯托等地被发现,最近的一次就在这个月初。
这其实很好理解。
英国在一战中的态度可以说是“主动出击”。有多主动呢?主动到2014年有一个叫做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英国历史学者,在接受BBC历史杂志采访时表示:英国当年其实根本不用出兵欧洲大陆的,哪怕等到德国占据欧洲优势之后出兵也没在怕的!
无论弗格森的结论是否在理,至少他的判断是根据一个准确的事实:20世纪初的英国,迫不及待就加入了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利益角力。
尼尔·弗格森(图片来自卫报)
当然,那时候的英军,即使准备仓促也是占有优势的。他们不仅在兵力、调度等等方面海陆空三军都打仗打得漂亮,还发明了坦克这种在当时几乎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更何况一战后,作为敌军的德国战败、沙俄政权倒台,友军这边的美国远在大西洋对岸、法国则是元气大伤。尽管英国送上了70万将士性命,几乎相当于二战中的两倍,但确立了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大国”地位,到手的利益总是实在的……
(图片来自 YouTube 频道 One Minute Economics)
反观二战,英国彻底成了一个苦苦支撑、等待救援的“小弱”角色。
今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诺兰新片《敦刻尔克》,就是二战中英国的一个形象注解。英军前往法国“解救盟友”,却和法军一起被德军三方围堵,困在海滩上成为德国空军的“活靶子”。要不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解救接近34万人,当时的英国就只能膝盖一软摇旗投降了。
电影《敦刻尔克》片段。(图片来自Nolan Fans)
更别提撤退后丘吉尔那场著名的“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被后来的历史学者认为是在为已经绝望的英国民众制造一种士气高昂的“假象”,内阁甚至已经出现了主张同德国结盟的高级议员。
1940年6月3日,救援行动倒数第2天的英媒报纸头版。(图片来自John Frost Newspapers)
最重要的是,等到二战里欧洲战场硝烟散去,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了美国、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较劲的局面。
曾经连放手美国独立都不情不愿的“日不落帝国”,现在不仅苦苦支撑才终于等来美国加入二战战局,战后还成为了美国背后摇旗呐喊的小弟,这种感觉……
二战中“帮助英国、保卫美国”的宣传海报。(图片来自Pinterest)
有趣的是,在2015年民调网站YouGov进行的一项投票中,结果显示英国人仅有14%承认击败纳粹主要靠美国,一半英国人都认为还是自家出力最多。
别说和美国55%的人都认为美军在二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认知对比鲜明,连法德等国都没这么脸大……
(图片来自YouGov)
也许正是这种一边认为自己“付出最多”、另一边又觉得英国“所得太少”的不对等认知,让英国人在面对二战时,出现了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我们就是受气包”心态。
也难怪他们更乐意纪念一战……
毕竟11月遍布大街小巷的那朵小红花,可能已经是英国人想要留住、又能够留住的最后的骄傲了吧。
女王出席“国殇日”相关纪念活动。
(英伦圈原创,编辑:Moo,特约顾问:国际关系专业从业人士东风白杨,部分内容参考BBC、Historia、每日邮报,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