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战后被四国分治,你了解奥地利的这段历史吗?-维城
姜一郎
说起曾被分成几个区域,分别由不同国家控制的欧洲城市,许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柏林,以二战后分裂的柏林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而二战后另一座与柏林命运相似的城市——维也纳——却鲜为人提起。如今提到这座城市,大家想起的是中东欧美丽繁华独居风情的大城市,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而它历史上长达10年的“四国分治”历史却鲜为人知。
维也纳全景
为什么会被“四国分治”
这要从更早历史说起,1938年,纳粹德国强行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成为了纳粹阵营的一部分。
1938年的维也纳街头
1944年,纳粹德国气数已尽,苏联大败德军,自东部占领奥地利,随后在维也纳市政厅宣布奥地利独立脱离纳粹德国版图。4月29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将议会大厦移交给临时新政府,奥地利算是从纳粹德国中独立出来了。
但是这种“独立”是不彻底的,当时同盟国对奥地利的态度比较暧昧。早在1943年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的“莫斯科宣言”中,一方面认为奥地利是法西斯德国统治下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又认为奥地利不能逃辟其作为一个国家,在战争中同纳粹德国站在同一战线的事实。
所以当1945年纳粹德国正式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为首的同盟国达成协议,对奥地利比照德意志进行分区军事占领。1945年秋天,实际占领维也纳的苏联同意其他三个同盟国军队进驻维也纳,长达10年的“四国分治”史就此开始。悲催的奥地利名义上是被解放了,实际上还是被占领。
四国各分治了哪里?
1945年10月,盟军界定了各国在奥地利和维也纳的管理区域:
苏联控制着东部地区:布尔根兰州,下奥地利州,上奥地利州多瑙河以北的地区以及恩斯以东;
美国控制中西部:多瑙河以南的上奥地利州和恩斯以西,萨尔茨堡,施蒂里亚萨尔茨卡默古特以西;
英国控制中南部:克恩顿州,东蒂罗尔州,施蒂里亚州除萨尔茨卡默古特外;
法国作为小弟被分到了西部的北蒂罗尔和福拉尔贝格州。
而对维也纳的分治以1938年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形划分:
苏联的控制范围是2区、4区、10区、20区、21区、22区,以及维也纳的边缘地带;美国控制了西北部7区、8区、9区、和17、18、19区;英国控制了3区、5区和11、12、13区;法国则是在英美之间的6、14、15、16区。
周边各区都好分,那最核心的在城中心区域怎么办呢,似乎让谁管理另外几家都有意见。于是1区就由4国“联合管理”。所谓“联合”,其实就是“轮流”,每个国家管理一个月,每月的最后一天将管辖权交给下个国家。
用于四个国家联合巡逻的吉普车,现存于陆军历史博物馆
当时四个国家都做好了长期驻留的准备,充分利用各自的控制区内的历史建筑和宫殿建立了总部。
苏联的总部设在新文艺复兴风格的爱泼斯坦宫:
美国把总部设在了当时奥地利国家银行的建筑里,一看就是决心把握经济命脉:
英国选了个高大上的,配得上自己的傲娇贵族气质的美泉宫:
法国人选择了6区的豪华酒店Hotel Kummer,虽然当时是酒店,但其实也是建于1870年的历史建筑:
分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一个国家被另外四个国家控制,一个城市也被分成四个部分,在这里的人们该怎么生活呢?驻扎在这里的四个国家之间其实也有很多利益冲突和博弈,维也纳充满了带着形形色色目的人,是一座复杂而混乱的城市。1949年的悬疑电影《the third man》就是以这个时期的维也纳为背景。
当时的人要想穿越各个占领区之间的界限,必须出具一个由盟军颁发的身份证明文件。这份文件由德语,英语,法语,俄语四国语言撰写,由4个国家所有驻扎在奥地利的权力机构审核,每份文件上要盖11个章。
当年的身份证
美、英、法各国占领区之间的通行相对宽松,但是这些区域和苏联占领区之间的通行,流程和出国差不多。
美国管辖区边境的指示牌
分区占领限制了奥地利的人口流动和物资运输,加上原本战后劳动力的缺失和经济萧条,一段艰苦的生活是免不了的。虽然维也纳是在战争后期才被卷入,受到的损失不算大,但1945年时还有大约85万立方米的瓦砾以及许多炸弹坑,135座桥梁被损坏或毁坏。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也大面积损坏。在维也纳受损的建筑物中,大多数是住宅:36,851间公寓被完全摧毁,50,042间公寓因损坏而无法再使用。总共有70,000个家庭受到影响。
1945年,在战争中千疮百孔的维也纳
城市破败、粮食短缺,黑市兴起是普通民众关于那段时期的记忆。根据奥地利人的回忆录,珠宝、手表、自行车在当时都不如粮食来的更珍贵,拥有奢侈品的人在黑市上交换食物,而什么也没有的穷人则只好挨饿受冻。当时城市公园的空地上种的不是花,而是土豆。
战后物资短缺,买干土豆片的人还被要求自带打包的纸
另一方面,无论多么艰难,生活还是要继续,各国的驻军和当地生活情况稍好的人都没有放弃享受生活,该晒太阳晒太阳,该喝咖啡喝咖啡,该跳舞跳舞,该谈恋爱谈恋爱。
在战争留下断壁残垣边晒太阳喝咖啡
这段时期不少来自苏、美、英、法的士兵与当地女性生下孩子,只是这些可怜的孩子后来并不为奥地利社会所接纳,处境非常尴尬。尤其是出生在1946年至1953期间的黑人士兵和苏联士兵的孩子,由于种族歧视和后来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强烈对立,成长过程充满坎坷。
驻扎在这里的盟军不同程度影响了奥地利的战后重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奥地利也是受益国之一,来自美国的援助资金加快了奥地利的战后恢复。英国和法国在经济方面的影响比不上美国,就热衷于文化活动。而前苏联在这一时期的角色直到今天仍然有颇多争议。按说前苏联从纳粹德国手中夺回奥地利,应该是“解放者”,但在奥地利人眼中“解放者红利”很快就消耗殆尽,这四个国家在奥地利人眼里都是“占领者”。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加上前苏联的高压控制,今天的奥地利历史学家在提到这段历史时没有说过前苏联一句好话。
前苏联在Schwarzenbergplatz上留下的纪念碑
随着冷战的爆发,维也纳的形势也一度非常紧张,划归美国和英国的机场都因为要经过苏联控制的区域而无法正常使用。所以Simmeringer Heide以及美泉宫前面的区域被作为简易跑道,供小型飞机起降。
不过幸运的是维也纳的状况并没有发展到柏林那么严重。1955年“国家条约签订”,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当年9月,四万驻奥苏军撤出奥地利,西方三国剩下的军队也在10月撤离。奥地利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维也纳又成为一座完整的城市。
有意思的是,奥地利人自己不怎么提这段历史,维也纳市政厅官方网站在介绍城市历史的页面上关于维也纳早期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历史以及后来的建设情况都有专题介绍,但是对二战这段历史只是一笔带过。在其他地方介绍这段历史时也非常简略,信息量不大。
但是仔细想想奥地利二战中明明是纳粹阵营,却能够在战后以受害国自居;明明是一个看起来实力有限的小国,却能够在“四国分治”各个大国的争夺和操纵中全身而退,实现了长期的和平稳定发展,这段尴尬的历史背后却是智慧和幸运。
参考资料: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版骆驼刺综编整理,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