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路,风姿绰约的申城第一情侣街?只怕比这更丰富! 逛上海|-老友新朋
东平路是上海著名的住宅区,这里的旧上海花园别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庭院中,显露出典雅沉郁的贵族气质。浓密的法国梧桐的树冠,每每从路的两边延伸至相互“握手”。
(东平路与乌鲁木齐南路交叉口的街心公园)
东平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它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长度仅仅400米。
东平路原名贾尔业爱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13年,当时属于越界筑路性质。次年该路就在法租界大扩展中被划入法租界。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森本贵幸,取山东东平地名,改为东平路。
从东平路的这端漫步到那端,你尽可以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惬意地走去;如若探幽,两旁的建筑会为你浮现出一个个历史人物风云际会的往事。
这里曾经有“上海第一情侣街”的称呼,若探索这一说法的起源,不知道是从这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故事说起,还是从街区的氛围来考究,也许,两者的原因都有吧!
东平路9号,有蒋介石宋美龄的故居“爱庐”。解放后,这里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鼎鼎大名的东平路9号,院内有好几幢法国风格的漂亮洋楼,是当年宋子文买下,赠予妹妹宋美龄的结婚礼物。
1927 年12 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宋子文买下这这座花园洋房,成为蒋介石的行宫,提名为“爱庐”。蒋介石在庐山有“美庐”,在杭州有“澄庐”,再加“爱庐”鼎足而三。
直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在凝望布满爬山虎的建筑外廓上,遥想当年民国第一夫人的迷人风韵。北面入口处悬着上海市政府于1994年颁布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的铭牌。
“爱庐”是一幢法式别墅,假三层屋顶武林幸运星,呈鱼鳞状铺设暗红色法国平板瓦。清水卵石的墙面,堪称当时欧洲流行的外墙装饰式样。门、窗、门廊、墙角等处以水泥仿造突角隅石。
二楼正房,是当年蒋介石、宋美龄的起居室,如今是上音附中的钢琴教室。壁炉和天花板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屋顶的烟囱和老虎窗,都恰到好处地错落有致。面向花园的阳台上,攀爬着绿色藤蔓植物魔岛迷踪。
如今,这里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美好动人的音符。楼前有一片大花园,南面有一泓池水,沿池有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小树丛中堆起太湖石假山舜华临武鸭。
新中国成立之后,走出战乱年代的东平路9号小楼,东风吹来满眼春。这里的主人换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师生,还有众多前来学习深造的校外生,尤其双休日,有更多带着乐器进出的青少年学生。常有阵阵悠扬飘荡的琴声传来,忽远忽近处,这些老洋房曾经的世事沧桑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已经像这乐声一样缥缈无形了。
(宋子文夫妇在爱庐)
从延伸蒋宋爱情故事的长廊中走出来,你可以再去领略坐落于东平路11号的宋子文花园别墅。
将“爱庐”赠送给妹妹的宋子文,当年在上海有多处住宅,其中两幢法国式建筑为其最爱。一处在岳阳路145号,另一处就是东平路11号。
建造于1921年的东平路11号,最初是美国人罗森菲尔德的住宅,这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开设一家名为罗森菲尔德父子的私人公司。这幢建筑属法国仿古典主义风格的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木结构。南立面一层为敞廊,复折式红瓦屋顶,开双坡老虎窗,出檐较深,老虎窗立面皆刷白色。法国式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特点。
这处住宅的特点是有大露天阳台,宅前有大花园,花园里种植多种花卉树木。1932年,花园住宅易主,新主人是美国人摩斯夫妇,一位特拉华联邦电报公司驻上海的业务代表。摩斯夫妇在此一直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隋末逐鹿记,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之后,被迫迁出。
抗战胜利后,宋子文夫妇又成为这幢房子的主人。宋子文在民国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二,1949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文革”中的风云人物林彪和江青,到上海时也曾来这里暂居过,并为此作过改建。现在南立面统长的敞廊和二楼露天长廊与原来的建筑风格不吻合的痕迹十分明显,浮躁的社会东侧开间也是后来扩建的,立面门窗和阳台栏杆等建筑细部也都作了改动,惟有房屋基本轮廓还在。
如今这里几乎是上海人人皆知的著名酒吧Sasha's。黎明、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也在这里取景。
黎明、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取景地
东平路似乎与生俱来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地,被学者将其与桃江路一起称为“中国历史名人第一圈”。当时流传着关于四大家族的一句话: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东平路上,还有当年掌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三大家族的势力,孔家。“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也置业此地,这就是东平路7号的花园洋房。
孔祥熙的住宅毗邻爱庐,这栋洋房于1916年建造,被称为7号楼,地产经纪人和建筑设计者均是美商中国营业公司安阳婴儿。住宅的第一代主人是名叫赫劳森的北欧人,其专门从事船务、煤炭以及地产生意。
20世纪30年代初期赫劳森把房子租给了与其生意上有往来的客户沙逊船长和麦克伊万船长。但到了1935年,上海城建档案馆收藏的一份工程领照单上显示的业主则是孔祥熙,从中清楚地表明孔祥熙在1935年或之前就已经购入了东平路7号住宅。
这幢建筑平面略呈方形,入口处有敞开式连续券门廊,正立面为三座大拱构成的柱廊,中间拱为入口,有附墙阶梯从两侧进入门厅,复折式灰瓦屋顶开蓬式老虎窗。建筑的特色呈现陡峭的大块面屋顶,跌檐下有开窗的山墙,高耸的壁炉烟囱,小而厚实的窗户并设有遮阳的木百叶,十分利于保暖。住宅建筑风格明显属于北德地区或丹麦的民居风格。
孔祥熙在民国政府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三。孔祥熙的夫人是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蔼龄张鹤慈。1948年,孔祥熙夫妇转赴美国定居。1994年2月15日,东平路7号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东平路上还有一处精致的别墅,是建于1924年的东平路5号学而不厌造句。这是一幢砖混结构西欧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其南立面半圆形拱券底层入口处采用了三个半圆拱券,券心略加装饰,二层采用五个连续半圆拱券。建筑为红色平瓦、灰色墙面,白色阳台栏杆四周有绿色蔓藤缠绕,于沧桑中透出浪漫的气息,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图书馆。
综观东平路,除了蒋宋孔“三座大山”龙盘虎踞外,还有上海滩上的一个显赫家族跻身此地,这就是东平路1号席家的席家花园。它不是园林,而是一幢建造于1913年的欧式花园别墅建筑。
为两层白色外墙,三角坡形红色鱼鳞片屋顶的洋房临西天气预报,上部为半拱形下部为长方形的雕塑窗框,均分成密致的直线条,与宽宽的水平流线型的外墙面纵横相交,视觉上凸显了窗户的立体感彬彬有礼造句。窗户镶嵌彩色进口宫殿式的玻璃,配以S型外挑式的铁栅栏阳台,再加上立柱式出挑三角顶门廊,以及窗前花丛中矗立的一尊女神雕像,展露着别致的欧式风情。
席家花园缘起清康熙年间苏州东山的一户席姓人家。席家因经营丝绸有方而成当地知名富商后,在太湖边上建起了一座依山傍水的豪华庄园,取名席家花园。据说这座庄园至今仍保留完好,并作为一处旅游景点供人游览。
之后,席家的许多后人来到上海经商,大多从事金融业清宫升职记。东平路1号的这座花园别墅,是席德柄的私人住宅。席家有二人事业非常成功,成为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位叫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的买办;另一位叫席德懿,官任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
解放后,这栋房子被收归国有,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楼。后来,这里被出租并改建成饭店田蕾希。如今,饭店也已经关门歇业。
当然,这个酒家与席家并无关系,据说席德柄的女儿席与昭和席与明a计划粤语,一对80多岁高龄的双胞胎姐妹友锅卤虾,几年前回到上海时,专门来到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用餐,她们也与普通的食客一样,自己花钱买单,以此体验回到旧居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这种感觉中的酸甜苦辣,究竟哪一种滋味更多一些。
最后,一起瞄一眼东平路上的创意店铺吧,是不是都装饰得很美很时尚?
有时间约三五老友过去逛逛马路、喫杯咖啡,聊一聊过往年代的风云变幻,也是一种消夏和休闲。
欢迎与我们留言分享哦!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于《那些永远的上海老马路》一书,上海市徐汇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编,顾定海
宫宝田、张林凤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