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里头的中国之最-考古
姜一郎
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双轮车辙痕、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室建筑群……在华夏文明早期发展的进程中,二里头时代开创了一个新纪元。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在这片看似平凡的田野上,一个个“中国之最”如雨后春笋般从泥土里“冒”出来。
“想”出来的“紫禁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介绍,从二里头遗址的“中国之最”重要发现,可以窥知二里头作为王朝都邑的高度发达与复杂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区由宫殿区、围垣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宫殿外围有垂直相交的大道,晚期筑有宫城。宫城东北和宫城以北,是贵族墓葬最为集中的区域。绿松石器作坊和铸铜作坊位于宫殿区以南,应为二里头都邑的官营手工业区。
其中,最早的宫城即中国最早“紫禁城”的发现,许宏说是“想”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1号、2号宫殿基址已被发现。根据勘探记录,1976年钻探发现2号宫殿基址的同时,在其东侧钻探出一条南北向大路,当时已追探出200余米,因冬季麦田浇水而中止。
巨型坑中用猪祭祀的遗迹
写博士论文时,梳理过中国早期城址资料的许宏有这样的认识:具有权力中心功能的中国早期城市,其外围城垣的有无在东周时期以前尚未形成定制,但作为统治中枢、王室禁地的宫殿区不应是开放的,他相信二里头都邑宫殿区应该有防御设施存在。
许宏带领考古队循此线索继续追探,最终确认这条大路的长度接近700米,路的北端被晚期堆积打断,向南伸进新庄村,实际长度要更长,大路宽一般在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后来又顺藤摸瓜找到一条东西向大路,与宫殿区东侧的南北向大路垂直交叉,形成“十字路口”。
紧接着,考古队从2号宫殿东墙开始向外横向钻探,得知其外侧紧临大路,大路以外有中小型夯土基址,断定2号东墙及其外的大路即是宫殿区的东部边界,而二者之间已不可能有墙、壕之类防御设施存在。鉴于此,许宏做了这样的推测:如宫殿区围以垣墙,那2号宫殿基址的东墙有可能就是宫城城墙。
这一设想被后来的考古发掘验证。2003年春,考古队向北向南一路追探,每隔30米至50米开探沟解剖确认了宫城城墙。5月下旬,这道夯土墙可确认的长度已近300米,可以肯定属宫城城垣无疑,而2号宫殿基址就是依托宫城东墙建成的。
2003年秋至2004年春,许宏和队友率全队技师乘胜追击,一举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宫城东北角,确认宫城东墙长300余米、北墙残长约250米、西墙和南墙分别残长100余米。至此,一座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宫城被揭示了出来。虽然面积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它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建中立极”规制的源头
历代统治者都城选址与规划,都讲究“择中建都”,不但都城要“择中”而建,作为都城政治中枢的宫城也要“择中”而建。体现在建筑上,就是“中轴线”。
从汉魏洛阳城到隋唐长安城、从北宋开封城到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设计都延续不断、代代相传。“建中立极”的中轴线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二里头。
许宏介绍,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存在着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在晚期宫城内已确认的两组大型建筑基址群,分别以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纵向分布,都有明确的中轴线。1号宫殿基址与7号建筑(可能为宫城正门门塾)共享同一中轴线,构成宫城西路建筑群。宫城东部的2号宫殿基址与4号、6号基址,构成宫城东路建筑群。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按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
《吕氏春秋·慎势篇》载,古代国家“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这一理念,在二里头时代已经出现,到明清紫禁城时达到极致。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中国之最”未完待续
除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室建筑群,二里头还拥有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双轮车辙遗迹等“中国之最”。
此外,大型“四合院”建筑、玉质礼器、各类龙形象文物、白陶和原始瓷的发现,以及骨卜的习俗、鼎鬲文化的合流等,都是“中国”元素的大汇聚。
除了遗址本身,二里头遗址还是迄今为止我国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介入最多的一个遗址,也即多兵种作战最齐全的一个遗址。多学科研究涉及年代学、自然环境(人地关系)、人类自身的以体质人类学为主的研究,以及人类的多种生存活动和生产行为等。
2014年,这些“中国之最”被写进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遗址类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这部鸿篇巨制中。
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还有很多谜团有待破解,“华夏第一都”的“中国之最”未完待续。 (张亚阁)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
作者:段天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