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二战时期为什么日本就盯上中国东北了?-民间历史故事
姜一郎
日本的大陆情节古已有之,在二战时期发展到巅峰,他们不但武力占领亚洲大陆沿海的诸多地方,甚至凭空捏造出一个“伪满洲国”。在日本的扩张体系里,“伪满洲国”一直处于“生命线”的地位,在日本联合舰队所能够触及的众多土地和岛屿中,为什么日本唯独对中国的东北情有独钟呢?
日本投降后,在东京审判当中有一个被认为是日军大本营里,唯一一个尚可称得上是“战略家”的人,石原莞尔。就是这个石原莞尔把控制中国东北上升到了日本征服世界所必须走的第一步。
石原是陆大精英,在其理论体系里认为以后的战争一定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决。日本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在与欧美未来的决斗里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可惜日本没有欧美国家那么辽阔的战略后方作为支撑,如果要把战争继续下去只能在日本本土之外寻找突破口,而石原把突破口选在了中国东北。
日本在占领朝鲜之后已经获得了很大一部分资源,但半岛狭窄的土地决定了这里支撑不起未来战争所需的庞大消耗。再往内陆看,紧邻朝鲜半岛的便是中国东北,这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是作为大后方的理想之所。
此时盘踞在东北的是张作霖,日方原打算把张作霖控制为一个傀儡,作为日本利益的代言人,可惜民族主义情绪浓重的张作霖始终不肯上套。屡次失手的关东军决定除掉这只老狐狸,于是在河本大作高级参谋的策划下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被炸死。按照关东军事前的估计,人称少帅的张学良只会抽抽大烟,根本没有闲心去管正事。但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关东军的预期,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下日本人彻底傻眼了。
大本营不得已调走了河本大作等参与皇姑屯事件的高级将领,改派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十郎接替关东军的指挥权。而看到了河本大作的结果,石原他们很快便吸取了前任的经验教训。所谓经验,便是无论关东军如何胡作非为,大本营都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所谓教训,便是要干就干大的,像河本那样炸死一两个人成不了气候,在这种背景下,“九一八事变”进入了倒计时。
此时奉军有50万,最精锐的17万人里驻扎在平津一带的有11万,沈阳留有6万,但即便只有6万人对阵关东军也有绝对优势,因为此时东北的日军只有1万人。
这场豪赌实在太大,纸里根本包不住火,大本营派出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到东北阻止石原他们胡作非为,但建川有意偏向关东军,他不坐飞机做轮船,登岸之后横穿整个朝鲜来到东北,等到下了车黄花菜都凉了。
看着关东军缴获的飞机、坦克和无数枪械,身为钦差大臣的建川自知无法交差,于是佯装与石原大吵一架返回日本。而事先日本最担心会横插一杠的苏联、美国竟连吭也没吭一声。东北就此落入日寇之手,再次回归已是十四年之后。 近代日本的机运
作者:鸟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