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于丽红教授受邀为上海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授课-丽红之声
姜一郎
2018年7月24日,上海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进入第十五天,迎来了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于丽红教授。
于老师首先开宗明义,本次大师班的??主要是通过听大家歌唱进行探讨,??包括咬字、唱法、声音以及对古诗词理解等等。从表演的角度,进行演唱方面的交流,从而提高学员们对古诗词演唱的把握。
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于老师认为诗词是是养心养性的文化,能够让人心舒畅,情飞扬。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当中吸取养分,??滋养生命。我国的古诗词有4000多年历史,《诗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明因为交流而精彩,在演唱古诗词时要与古人同呼吸,从古人当时的意境、生活方式出发,??去真正的体悟古人当时的心境与情绪。
一、于老师结合自己演唱古诗词的经验,对如何演唱古诗词进行讲解。
首先,于老师播放了早年自己的两段古诗词演唱实况录像,并围绕这两首古诗词进行了探讨。第一首是在人民大会堂??金铁霖老师教学50年的音乐会上演唱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古代琵琶曲,在明清时就已经广为流传,最早改编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唐时已经有人进行了填词。于老师唱的词是现代的填词版。该曲虽为古曲,但与现在声乐紧密结合,有花腔,有很长的??连贯的气口,同时具有古曲的风味与意境。虽该曲颇具难度,但对演唱者很有帮助。
第二首是《飞天》,于老师凭借该曲一举夺得1998年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一名。《春江花月夜》和《飞天》都是??由上海著名的作曲家徐景新老师所创作,两首歌都融合了古曲的韵味。最初,于老师拿到《飞天》这首作品时,认为这首作品兼具歌唱难度与艺术价值,并且作品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因此更加的具有风格性。飞天是乐舞女神,将乐舞和鲜花洒向人间。在演唱时,于老师强调要想象一个天上女神形象,女神边舞边歌边洒花,同时要仔细考虑??音乐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连贯,用什么样的音色去表现。该曲词虽不多,但音乐写得很空灵,很抽象,所以演绎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当年于老师与民族交响乐团??合作演唱《飞天》,一举获得成功。
目前,很多大专院校会将《飞天》这部作品作为声乐高年级的试金石,??因为此曲非常难驾驭。《飞天》夺冠后受到大家的瞩目,并引发讨论,该曲是美声多些?还是民歌多些?还是有特别的风格?就此,于老师对参加比赛的歌曲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参加比赛,作品的选择非常非常关键。于老师以《飞天》为例,《飞天》整曲一气呵成,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完全的一个故事,音乐??和??词??紧密相连,连中间乐队的间奏部分,演唱时眼神都不可以停滞。另外,于老师强调在演唱时“神”要在作品中。正是因为《飞天》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没有任何分段,就需要演唱者要从头到尾的??投入,包括气息、人物的舞台表现等。另外,《飞天》中加入了地方曲种的音乐元素,如昆曲。于老师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现场为学员们进行了演唱和讲解,如声音空灵要通过气息的持续和连贯来表现。同时,于老师还强调了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对作品最终呈现的结果非常重要。
谈到古诗词的演唱,于老师认为,因为古人离我们久远,所以演唱者更要沉浸其中,仔细揣摩体会当时古人的意境,并通过歌唱的音色来表达意境。对于古诗词的语言美,演唱者要考虑语言用什么样的风格去表达。如《飞天》的某几句中可能因为多加入了几个颤音,就能让音乐风格变得与众不同。作为一名演员和教育工作者,于老师对歌唱的体会是:一定要深入研究,多学古诗词对文化修养的提升很有帮助。并强调正因为我们这个年代离古人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更要深入研究,并且沉浸其中。
二、六位同学现场演唱,于老师精心指导首先,王乙婷学员演唱了柳宗元的《杨白花》。于老师指出,《杨白花》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人;二是柳宗元借景抒情。但柳宗元一般不写爱情故事,主要写爱国题材。柳宗元一生不得志,几次被贬,当朝廷终于想招他入朝时,无奈此时他病死他乡。这首作品借杨白花来表达柳宗元对朝廷不重用有识之士,奸臣当道的悲愤。因此声音要哀怨、不能过于明亮,体现诗人被贬的心境。
演唱者应当根据作品来想象揣摩,如何通过声音将情感传递给大家。因此在演唱时,气息要悠长,吐字要慢些,尾音咬字字头夸张,嘴巴要放松。于老师强调,唱古诗词不能太快,这里的快慢是指咬字的快慢,要软、慢、柔。气息要象海绵里的水一样,连绵延长。
其次,周扬学员演唱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于老师首先指出李清照当时是少女,还未嫁人。“酒醉”“花香”“误入藕花深入”是此曲的三个重点。“常记”表明这是回忆,现在不是当时。但要将现在想起仍然很陶醉的情绪带入其中,体现景美、人醉。在歌唱时于老师指出,在想象歌词的意境时,眼神中一定要有东西,有内容。
接着,张晶华学员演唱了姜白石的《长亭怨慢》。于老师认为,拿到歌曲,首先看的是三个内容:歌名、内容和歌词;接着才是曲。她强调,千万不要先听范唱,否则会有他人的痕迹,并且很难抹掉。演唱时,要注意攒着气息,边唱边攒着气息。演唱时需更偏古味,wu、mu的音要象埙,用气息将字相连起来。
然后,邓静学员演唱了《关雎》。于老师强调,唱歌咬字是第一位的,嘴巴要张开,放松,气息相连。演唱时,要带着思想唱歌,要有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传递情感。
紧接着,易宁艳学员演唱了毛泽东的《蝶恋花》。该词是毛主席悼念妻子杨开慧之作。由于全曲分三个部分,因此段落之间的层次递进变化要更加明显。于老师指出,演唱时注意节拍,要依靠气息将声音往前送传出去。演唱时,声音可以大,但不能“炸”。身体是一个很大的共鸣腔,要靠身体产生共鸣。唱歌练共鸣很是重要。同时要向戏曲学习,如脑后摘音,这要向京剧青衣学习。在唱滑音、连音时,要靠气息盯住位置,每个字都靠气息在一条线上走。唱歌要张弛有度,不要着急。最后,杨懿兰学员演唱了汉乐府《木兰辞》。这首乐府民歌,由于歌词与古琴相配,所以完全不会出现倒字的情况。因此对于非声乐专业的学员,于老师要求大家首先要读准字,并且要注意气息,因为气息是根,它是歌唱的支撑和源泉。
本次3小时的民歌女高音大师班,于丽红教授将精深的唱歌技巧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在场的学员,在场学员们不仅感动于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把握了民族歌曲演唱的关键,大家无不表示受益匪浅。(姚桦)